今天北京下了一天的雨,打开手机日历看到最近三天的天气情况:小雨转中雨,中雨转大雨,大雨转小雨。像是排队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可惜老天爷的伤心事太过深奥,除了淅淅沥沥之外,根本听不懂他在诉说什么。
闲来无事的时候在手机上搜索兴趣变现,看到他们那些令人艳羡的成功经验之后,反观自己,只能很愧疚地总结出这么三条来:第一,像是那些翻译、编程、PPT、剪辑之类听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很多人在传授自己的成功的同时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一个前提——它们都是要有基础的。否则会把“感觉很不错”这种心态错认为是兴趣,从而斗志满满地去学习,到最后这件事也是无疾而终,归结来就是一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无用斗争。第二,谁也不知道那些在兴趣变现这方面做成了的人究竟在背后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又或者人家天生就具备怎样的先决条件,才能将兴趣与挣钱挂上钩。听上去挺简单,但也是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作出慎而又慎的决定,付出无法预估的辛苦。第三,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我来说可供选择的还只能是那些跟随了自己十多个春秋的本源爱好——写作和唱歌。唱歌这一个选项呢,就又给否了,如今唱歌唱曲几乎要人人都会了,我浑身上下的资源只有这一张嘴,怎么闯出一片江山来,想都不敢想......但哥们想买个吉他倒是打算很久了。
所以呢,为了给写作这唯一一个可实时性强的兴趣搭建起高楼来,我决定开始要求自己多写点东西,哪怕就是这些毫无逻辑的碎碎念也好。诚然,定时定量地写作与灵感自由相悖,但灵感自由与不写灵感又是两回事。我在成为一名作者这条路上任重道远,也不是那种脑洞很大的人,不能做到每次提笔都能有源源不断的构思和洋洋洒洒的文章。但我现在又开始觉得,灵感这个东西就像种子,种在土里并不是限制了它的自由,反而只有这样才能让它更好地生根发芽,不过它后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就要看自己的造化。灵感也是这样,要让它落到纸上,才能发展起来,要勇敢去尝试,尝试得多了,它自然更容易长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我的确很讨厌那种坐在电脑前愣神儿,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感觉,也很讨厌一个镜头删删减减写不出自己想要呈现的那样的感觉,但说到底,不管最后写成什么样,只要写完了就会有种无比释然和成就满满的自豪感。所以凡事都是苦乐参半,不仅“乐”要接受,“苦”也要接受。
不要担心写不出让人惊艳的文章,否则就脱离了兴趣本身的意义。只希望喜欢写作这件事我能一直坚持下去,有所突破,就再好不过了。
窗外的雨还在无休止地下,突然想起在《天气之子》里面,连年不断的雨淹没了整个东京,人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雨天里,交通道路上盖起了很多大桥,住房也悬在三五米以上。要是那样的话......还是不要了吧。人类已经这么脆弱了,大自然啊,你看惩罚可不可以减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