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天,有个女人对我说,我快要发疯了。我没理睬。——这年头,谁不是快要发疯了的?
隔了一会,她又说,我发疯了。我温柔问道:怎么了?
她开始如歌如泣地讲故事。她年纪不小了,父母给她找了个男人,但她一点也不喜欢那个男人。可是,父母偏偏就要她和他结婚。她想反抗,又觉对不起父母;不反抗,又觉对不起自己。这样矛盾来矛盾去,她的头脑都快爆炸了,真害怕一不留神就跨入不正常人研究所……
相信很多大龄剩女都有过这种被父母逼婚的经历,其实说来我们也挺委屈的:年轻的时候禁止谈恋爱,因为那是早恋;年龄大了又被逼着结婚,要不然就变成了剩女,好像结婚与否就只是父母一句话的事儿。
很多人就止不住地疑惑了,他们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但同时又想不通为什么父母非要使劲浑身解数来逼迫自己结婚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害怕他人的眼光。如果孩子到了结婚年龄,却还没有找到对象,肯定就会有来自七大姑八大姨和街坊邻居关于“你孩子为啥不结婚,是不是有啥毛病”的追问,我们的父母害怕别人的这种“关心”,也担心会被别人在私下里嘲笑,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同时父母还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生娃了,你却连个对象都没有呢?
第二、出于责任。父母觉得让孩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是自己的责任,他们希望在自己尚且年轻的时候能够帮助孩子完成人生大事。趁着自己还年轻,帮孩子带带娃减轻一下负担。
我们的父母真的是无私奉献的一代,他们认为自己的享受是没有意义的,帮你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们会认为没能帮你结婚、没能帮你看孩子就是没有尽到责任的行为,这是是他们自己所不允许的(这实际上也就是爱的体现)。
第三、担心孩子以后没人照顾。我们都知道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都是渐行渐远的,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那么最终能够陪伴孩子到老的无疑是他们的伴侣。所以,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找到自己携手终身的伴侣,这样他们才能够放心。
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有病有痛都没人管,老了也是一个人无依无靠很是凄凉,相信父母一想到这一点都会无比揪心。不管我们年纪有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永远都是孩子,他们永远为子女考虑甚多。
也许我们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用逼婚这种方法也很容易造成一些悲剧。
就像我有个朋友,她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因为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又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人,所以就没有考虑这一块。
后来不到半年功夫就听说她结婚了,因为她父亲因为她不愿意谈恋爱结婚生子,气得一病不起,并以自己的健康作为要挟。不得已,她就在不到半年的时间火速完成了从认识到结婚的全部过程,向病床上的父亲交了一份结婚证。
但其实,她对男方了解得并不多,两个人也并没有多深的感情,只是外在条件上比较匹配,又觉得看不出对方有什么大的毛病,就选择了结婚。婚后才发现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又因为仓促结婚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现在两个人基本就是相敬如宾,各过各的了。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父母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最终却沦落到了让子女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地步,这样对子女来说真的是最好的结果吗?
我觉得真正的爱是尊重、包容和理解,孩子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提建议,但是我们不能大包大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逼迫孩子结婚,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幸福不是吗?
最后,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像《剩者为王》里的老父亲一样,期待着孩子真正的幸福到来的那一刻:
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而去结婚。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