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期读书电台节目,想起来很多童年往事那些不幸和幸运一齐萦绕在心头。
主播读的是林海音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母亲的秘密》,故事是说,母亲成了寡妇之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独自抚养姐姐和弟弟,直到一天,父亲的旧友韩叔到家里做客,姐姐不小心听到韩叔向母亲表达想要照顾她,母亲抽泣着,为了孩子拒绝了。
从此,这件事成了姐姐心头的一根刺,恐惧、厌恶、忧伤,一系列的情绪包围着她,她担心母亲被韩叔抢走,直到有一天他们收到韩叔结婚了的消息,姐姐(作者)的心才放下来。
我不能太多的批评姐姐的自私,毕竟她是个小孩子;也不想过多的去歌颂母爱的伟大,因为这种牺牲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只是联想起自己的故事,这纠纠缠缠的十几年。
我的母亲在我8岁那年因为车祸去世了,2年后,一个外地的女人来到了我的家里,成为了我的继母。
她对我特别不好,天天怒目圆睁,动辄打骂,幼小的我由此变得胆小、懦弱,有很大的心理阴影。我爸是一个粗心的农民,每天干活已经很累,顾不上我,更顾不上我的敏感、脆弱的内心。
我记得有一次,北方寒冷的冬天,没有热水,她非要我洗了脚才能上炕睡觉,我怕冷不想洗,她再次开始骂我,我把脚伸到了刺骨的水龙头下,一下子就哭了。
爸爸跑出来看到我的样子,也心疼我,就劝她说,不要让我用冷水洗脚了,她非要让我洗,眼睛瞪得特别大,叫喊着,“不洗脚,就不许上炕!”
我爸也怒了,跟她吵了起来,那天晚上家里争吵的声音特别大,他俩把家里的东西几乎全砸了。我一直蜷缩在角落哭。
她自己也有两个孩子,比我大几岁,在她的老家,她跟前夫离婚后,来到了我们这里,她每个月都要拼命的从我爸这里搜刮钱寄回老家,家底几乎被她掏空了。
我小的时候几乎没吃过什么水果,因为家里没有钱买,我长大后跟朋友一起玩,很多水果都是第一次吃,朋友谈笑风生,只有我自己心里酸酸涩涩,那种既开心又悲哀的心情难以描述。
零食就更别说了,根本没有人会给我钱买零食,我就在马路上捡铁片,那时候收破烂的每次路过我们家门口我都特别开心,兴冲冲地拿出自己攒的或者捡的一些废铁,卖给他换钱,铁是4、5毛钱一斤,多的时候能卖几块钱,会特别开心,拿着钱去商店买零食买辣条吃。
因为钱都让继母拿走了,家里很穷,所以每次跟我爸要钱也会显得很艰难,即使是读书交费或者其他正经要花钱的地方,他给钱也会非常的不情愿,所以我从小就知道了拿人钱手短的道理,那种对钱的渴望和期盼非常强烈。
我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气将来报答你爸!”。
我虽然本来就学习不错,但是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心理负担来学习,还是很痛苦的,我不能考砸,考砸了就对不起我爸,所以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很紧张。
好在那时候的我比较懵懂,青春期来得很晚,在别人都忙着谈恋爱、不想学习的时候,我一直很“听老师的话”,默默学习,才算一路读完了大学、研究生,现在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尤其是有这样的家庭的情况下,能达到我现在的水平和高度,我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努力,每每想到这些,我都觉得既骄傲、又庆幸。因为相比我那些没有读过大学的发小,我的生活还是相对来说轻松的。
而独生女这一点,我是在前段时间跟我爸聊天才发现的一个事实。
他们当时结婚后,想过要生一个两个人的孩子来维系感情,但是问了村里的人,像我继母自己有两个孩子,我爸有一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允许再要孩子的,所以他们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站在我爸的角度上想,当然是有一个共同的孩子,他们的感情会好一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我继母回了老家一年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但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上想,我好庆幸他们没有孩子,如果他们有了孩子,且不说我爸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这个他们共同的孩子身上,并且她会更容易吹动枕边风,鼓动我爸不让我读书。
我在上学的过程中,很多次她都阻止我爸继续供我读书,想让我下学打工。内心之恶毒可见一斑。
所以,我好庆幸自己有机会读大学、读研究生,有一个相对轻松的未来,有一个可选择的未来。
如果我不是独生女,这一切将烟消云散。所以,其他想要二胎的父母请三思,资源是有限的,孩子多了,自然分不到资源,不仅不能相亲相爱,还会互相埋怨。
爱有时候容不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