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出场并不是反派,反而是个满怀斗志的热血青年。红楼梦借着娇杏的眼睛来描写他“敝巾旧服”且“必非久困之人”,而最初看贾雨村所作的诗词,都是非常干净而斗志昂扬的。他在中秋节随口一作的五绝,便不比苏东坡等大诗人写的差。虽然这些诗词都是曹雪芹写的,但这个时候他将它赋予给了雨村,便就是雨村的才情。
一、初次为官,是个好人
在和甄士隐交往时候的雨村,还不是个坏人。此时的他,一心只想进京赶考,一展鸿鹄之志。他囊中羞涩,幸好有甄士隐接济,得以进京赶考。这一考,便中了进士,升了县太爷。可不要小瞧这短短几句话,看过范进中举的都知道,古代的科举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雨村第一次做官,这个时候的雨村绝对想要成为一个好官的。但书中说,“好景不长,因为他虽才干优长,但未免贪酷,且恃才侮上,结果被人参了。说他貌似有才,性实狡猾。结果龙颜大怒,即命革职。”
短短一句话,同样提到雨村的才华,此外说他“贪酷”和“恃才侮上”。这两个字都非常有意思。如果看了后文,从贾雨村断葫芦案这件事里,最初他的反应是立刻让人去拿人,妥妥的正气十足的模样,只是被师爷劝阻以后,才开始知道所谓的“为官之道”。从这些反应来看,“贪酷”二字,真正的含义可能是雨村第一次做官,不懂官场生存之道,“胡乱”断案得罪了不少人。
也就说,第一次做官的雨村是公正的,是热血的,但因为得罪了某些权贵的利益,因而被排挤了。这便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吧。
二、才情不俗,育人子弟
被革职以后的雨村,开始周游山水,后来做了林黛玉的老师。黛玉的五绝同样非常出名,其中的一首代表作便是《杏帘在望》。
这首诗,虽然当时是应景,可以曹公喜欢伏笔的性格,这个“杏”或许有不一样的含义。毕竟,贾雨村后来的正房夫人,便是娇杏。娇杏是甄士隐家的丫头,只因“一回顾”,让雨村认为她是慧眼识才之人,便铭记在心,此后真的将她纳为了妾。后来雨村的正妻因病仙去,生了男孩的娇杏便顺理成章成了主母。
黛玉这首诗的名字,恰好便在“望”这件事。就算这里没有和雨村相关的伏笔,但至少可以看得出来,黛玉的才情必然有雨村的功劳。此外,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好歹是探花出身,给自己的宝贝闺女挑选老师,若是一般人,绝对入不了他的眼睛。此后雨村想要再次做官,林如海褒奖的话语虽然有客套的成分,但想必也有一些真实的夸赞在其中。
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所言也非寻常人能做到的。当时冷子兴说宝玉可能是色徒时候,雨村是厉声说:“非也!可惜你们不知
道这人的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短短几句话,便可以知道雨村的才华不俗,且并非专精于诗词。
所以,单单作为教书先生来看,雨村绝对是合格的。
三、明哲保身,周旋官场
得了林如海推荐的贾雨村,第二次入官场,便成了一个大反派了。他第一次断案时,曹公借着师爷的口说了四大家族的权势,但同样的,何尝不是在讲一种现实的无奈。
贾雨村是想要匡扶社稷的,可薛蟠是贾府的亲戚,他这个官更是贾府周旋才拿下来的。判了案子,这个官职可能又丢了,所以他犹豫了。这里的犹豫,也可能在说他第一次被贬的原因了。而且,哪怕周游了那么多的山水,他依旧没有弄明白为何自己被贬。
经历了葫芦案,贾雨村便忽然“顿悟”了。他忽然明白了官场上的一些事情,此后,仕途便顺遂起来。也是这个时候,他得知旧恩人甄士隐的女儿的下落,可也不再想要报恩了。
明哲保身,与其说是权衡利弊,不如说是迫于无奈。
当然,因为忽然的“顿悟”,贾雨村便开始成为了一个反派。他为了讨好贾赦,随便把石呆子一家抄家入狱,然后将宝贝拿去孝敬。作者对此后的贾雨村,才情方面再也不多加着墨,处处透露出一种人性泯灭的苍凉。
这个时候的贾雨村,已经选择了同流合污,但不可否认,在第二次做官以前,他的才华和人品,是足以成为林黛玉的老师的。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