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位于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本节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了血液流动的通道—血管,学业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压,脉搏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过了关于血液的知识,因此对于血管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容易混淆,不清楚血管的具体类型。所以,学习本节课要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引起学生兴趣,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探究识别不同类型的血管,说出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
(2)观察心脏的模具,了解心脏的功能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体内血管与心脏相适应的特点,明白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模具。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六、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血液的知识,也知道了血液是人体循环系统组成成分之一。那同学们知道我们体内的血液为什么能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体循环系统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血管和心脏。
由生活经验尝试回答。
设疑导入,引起学生好奇。
一、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
1、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同学们在医院看到过输液的病人吗?那输液是将针头插在什么部位呢?那我们国家的传统医术中医是怎么看病的有同学知道吗?对,诊脉。诊脉是诊手腕处,手腕处是和手背一样有清晰的青色血管吗?那我们就知道了,血管是有不同类型的。
那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推测,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实验观察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吧。
观察动脉,静脉横切图,回答老师问题。
1、动脉血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特点?
2.、静脉呢?
实际上呢,我们人体皮肤表面可以看到的青筋就是静脉,大多数的静脉位于身体的浅层,还有一些静脉呢,和我们体内的动脉相伴,分布在体内的深处。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液流通慢,更重要的是,有些静脉管腔中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所以我们如果生病了,需要输液,就是在我们的静脉内输液。
那动脉呢就是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同学们用手就可以摸到颈动脉的跳动,在腕部,可以摸到桡动脉的搏动。同学们在电视里也看到过,想要杀一个人,会用刀抹脖子,甚至有的想不开的人,通过割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因为动脉血液流动速度快,流量多,一旦破损,血液迅速流失,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同学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血管。
动脉和静脉在身体里不是独立运行的,他们之间也通过一种血管相互连接,对,预习的同学都了解了,是毛细血管。
观察图片,看看毛细血管在人体中有哪些作用。
生:血管是不同粗细的。
生:血液流动好像具有方向性,因为输液的时候,针头总是朝向上臂。
生:管壁厚。官腔适中。
生:管壁薄,管腔大。
生:很细,分布广,管内径很小,只能让红细胞单行通过。
从实际引入本章节知识。
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观察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回答问题。
心脏在人体中的什么位置?
心脏是什么形状的?
心脏有多大呢?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生1:在胸腔偏左侧;
生2:像一颗桃子
生3:像拳头那么大。
锻炼学生观察图片,自己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心脏模型,观看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
心脏由什么组成?
划分成哪几部分?
用一根水管连接水龙头,选一条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注水,观察水流出的位置。回答问题
心脏的结构怎么保证水流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倒流?
这种结构有什么功能?
认真观察模型,观看视频。
生:心肌组成。
生:心房和心室;
生: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单方向开放。
生: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搏动。
通过观看模型和老师实验,根据已有知识经验以及课本内容进行总结。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心脏的锻炼
如果心房与心室之间,心房与心房之间有缝隙,那心脏还能正常进行血液运输吗?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不宜进行大幅运动,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观察左右心室的厚度不完全一样,为什么呢?
生:不能,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生:无法进行完整的血液循环,得不到充足的氧气。
生讨论
通过举例使学生更加了解心脏结构的意义,促使同学们积极锻炼,保护身体。
课堂小结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同学们自己交流,看看有什么收获。
积极讨论。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9.2血液循环
1、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2、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