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锋文学作品,反抗宗教封建的先锋,高中历史课本上学过的。
我下载的版本有一篇很长的序,序里介绍了书中的重点故事,就像阅读题答案一样,提点文章主旨等等。
我自己读的时候,却总是很疑惑,说好的很进步的反抗封建宗教对人的压迫的作品,可是字里行间透出的,却不咋进步啊?
七位有教养的姑娘想去寻一处世外桃源,商量的时候却说“得找男人同去,不然女人在一起会失去方向”。这不是透进骨子里的男尊女卑吗?
七位姑娘找了三位青年同往,有几位带了仆人,大家再带着自己的仆人,那意思就是,仆人不算人啊?不算“寻找无压迫的世外桃源小分队”里面的编制啊?那这又怎么体现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文主义精神?
还有他们讲的那些故事。那都不能说是不够进步,简直就是三观奇歪好嘛?
我理解这种斗争性文学作品需要通过批判“正常的”男女关系来达到批判封建主义的目的,所以讲了很多不伦之恋,可是你不伦之恋是可贵的爱情,也不能说人家符合伦理道德的爱情全都不是爱情啊?这也太矫枉过正了。
故事里仿佛一直在有意无意驳斥“奋斗论”,很多故事都是说主人公一辈子一事无成,只是按时礼拜上帝,突然机缘巧合,上帝就把财富、名誉、美人都给他了,what?!这是反封建吗?这就是封建洗脑吧!
4月9日更。
不行了看不下去了,要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