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逢源何许人也,貌似这个名字好像不太出名,但又觉得耳熟。
陈逢源是台湾著名金融家和企业家,台湾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出生于1893年的他在台湾商界可谓是叱咤风云,他创办了《台湾民报》周刊。
历任台湾自行车公司董事长,台湾中日文化经济协会理事,中国文化学院诗学研究所研究员等等,担任多项职位的陈逢源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逢源虽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但他一辈子爱好吟诗作对,向往文化活动,是个十足的文化人。
十九世纪西学东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发生了细微的改变,陈逢源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商海的。
当时台湾环境复杂,在日本殖民地的统治下,要想找出一个像张謇那样的状元实业家更是难上加难。
而陈逢源先生恰恰冲破重围,成为特例,他一辈子诗酒风流,开办银行、操作股票,也爱吟诗唱和。
虽是最好的金融家,却希望能以诗人之名,流传后世。
亦商亦儒亦风流,可以说是张謇的翻版了。
坊间传闻,跟陈逢源借钱,不一定要还但跟他借书,一定要写借条!
爱书成癖的陈逢源,除了读书、工作,就是吟诗自娱自乐了。
据说喜欢吟诗的他,有时应酬太晚回来,常被太太责骂,刚开始还端坐表示悔意,后来太太骂得久了,他不知不觉就会摇头晃脑,自顾自地作起诗来了,惹的太太又好气又好笑。
就连带女儿出门,也能在公车上旁若无人地大声吟唱,让人尴尬不已。
当然,这也是让女儿们毕生难忘的趣事。
战前陈逢源曾参与「非武装抗日」,积极投入「台湾议会设置请愿活动」。
他也热衷台湾文化协会活动,台湾头走到台湾尾,到处演讲写文章,启发民智,唤醒自由民主之魂。
1923年,由于“治警事件”,陈逢源被捕入狱,被禁锢了四个月。
这为相貌堂堂,敦厚朴实的台南青年,却不改其浪漫情怀,一面咬着萝卜干,一面写诗寄给好友说:
未了平生读书债,摊书作伴过春残。
九旬过眼原容易,一狱成名太简单。
他的潇洒性格在这首诗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陈逢源1982年去世,享年90岁,可以说是寿终正寝了。
陈老先生遗留下的作品集《溪山烟雨楼诗存》,收录诗作千余首。
这是他一生的心情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特有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