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科幻片《上海堡垒》上映前,电影质量尚待论,网络上却热火朝天地议论起鹿晗的长相。
“现在的小鲜肉怎么都那么娘?“
“中国出现了男孩危机”
“女装大佬男不男,女不女的,恶心“
上述这些对男女气质形象的讨论被李银河老师称为“中性化社会焦虑症“。
但你知道吗,Facebook注册提供的性别选项早已超过五十种:
比如跨性别者(Transgender):
指心理上不认同自己与生俱来性别的人。
不同于顺性别者(cisgender),跨性别者的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并不匹配,跨性别者为LGBTQIA+群里中的字母T。
无性别者(Agender):
无性别者并不想让其他人用性别作为标签定义他们,他们的倾向代词可以是任何一种,为LGBT+中的字母A。
生物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是不同的。
前者由你的染色体状况决定,后者由你的意识决定。(果壳)
男孩子小时候想玩洋娃娃,过家家会被大人制止,打篮球才是正常的;
女生适合学文,适合跳舞,一生纠缠在感情中没有实在的理智。
这些都是典型的性别刻板印象。
脸书丰富的性别分类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性别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建构,而非自然事实(福柯)。
人们心里早已形成约定俗成的男女性别形象。
可是每个人包含的元素成分并不相同,简单的男女五五分难以体现个体的独特。
个体特征应该大于性别特征,个体印象也应该大于性别刻板印象。
“一个对模仿的模仿,是一个没有原件的复制品。”
《北京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的一个主题为“凭什么男生不能化妆”的采访视频,
接受采访的人大多数为男性化妆品的美妆博主,
评论区出现了经典的“保家卫国论”“鸭子论”“雌性论”等自以为很能彰显自己阳刚气质的恶臭言论。
除此之外,
还有历史悠久的“男人就应该”与“女人就应该”论
李银河老师就此问题做了回答:性别角色定式是对男女两性的压迫。
但其实界限并不存在,别让所谓的“标准”制约了你的想象力。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本性,
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