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优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努力百倍的优生还在努力
我曾遇到过两个优生,他们的故事很有正能量。
在我初教学的时候。我们班的涵永远是个优生。
记得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过之后,成绩揭晓。我们班的班级第一名,在全年级的排名稳拿第一。两校之间通算了下成绩,算是全乡的排名,仍然是第一。很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涵的学习,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半回家吃饭,因为她家住学校对面,很近。回到家里,匆匆吃过饭,自己把自己的碗给洗了之后,然后又匆匆的回到教室苦读功课。中午放学后到家,再到学校的时间仅仅20分钟的时间,一个人的吃喝拉撒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也只能用“匆匆”一词来形容,到了晚上,由于学校没有晚自习,别的学生是六点半离校,而她总是八点半才来关闭教室的灯之后离开。当她能闲下来的时候,总想找我聊几句,我也是鼓励她,给她讲自强不息的人物传记,在讲到第五个自强不息的故事后,我总结得出:优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强不息的优生。
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撑不起我教好书的时候,我选择了脱产上大专,毕业回来后,我接了个被三复习班的语文,我就碰上了一个叫东的男孩,家境很惨淡,跟着舅舅。吃住舅舅全管,况且舅舅又没有个媳妇,一个没有女人的农村家庭,温饱都很难有保障。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学的,那时候的我们是上晚自习,教师是住校的,学生不住校。可在我们班里早上四点开灯读书的准是他。农村家里的孩子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农村,他深知这些,也就在那一年,我们班三名考入县城实验班的期中就有东。
他自从上了高中,再到后来的上大学,勤工俭学,后来到了上海工作,他曾经为自己,为家人能拼命努力,在所不惜。
从她的身上,我总结得出:优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努力的优生。
我现在就想说的是————优生都这么努力,我们平凡人还有理由不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