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定安县全县人口年龄构成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9.6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23%,这个数据达到人口老龄化标准的近乎两倍。同时,定安县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候鸟老人”过冬的热门市县,每年冬季也会迎接大批老人前来旅居,更是发展银发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银发经济风口正加速打开,展现出巨大的增长空间,让银发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增长,或可作为定安发展的新机遇。
推进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2023年起,定安县民政局谋划实行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相信这是定安适老化改造的开始。在未来,希望会有更多面向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例如在县城中心区域增设、拓宽、平整人行道路,适当降低道路路牙高度和路面坡度,可能路上不经意的一个陡坡,就是困住老人出行的一道鸿沟。增设更多公共厕所并配备更多无障碍间,设计安装更多无障碍助力扶手等,从公共设施方面让老人感到舒心。
提升公共服务助老化水平。在推进公共服务智能化的时代必然要求下,手机办理业务,对年轻人而言,或许只是动动手指,片刻即可完成的简单操作,对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就是掌握一种难度无异登天的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智能技术本应该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在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中,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发展,似乎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在许多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甚至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种种困难。 数字鸿沟已然成为老年人与智能生活接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深受“候鸟老人”青睐的定安,是否可以给这些“掉队”的老人提供些更人性化的服务,也成为了一个吸引更多老人前来旅居养老的重要条件。在公共服务场所保留甚至增设更多人工服务窗口,甚至老人专属业务窗口,并配置放大镜、老花镜等物品,从社会关怀方面让老人感到贴心。
规划引进“银发经济”特色产业。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如江苏等地区把社区作为基层养老服务的第一站,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社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爱心助老”服务站点,针对老年人群体开设社区食堂,提供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及特色服务。定安可以依托塔岭工业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老年产业园、康复器具产业园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老年食品、保健品、康复器械、老年服饰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老年服务业。依托定安甚至海南全省的旅行、康养资源,打造具有定安特色的医疗保健、休闲旅游、康复养生的康养旅居产品服务供给,推动“旅游+休闲+度假+疗养+养老”一体化发展,满足老人实际的服务需求,从服务体系方面让老人感到省心。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给予身边老年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关注与帮助,银发的“困局”就能有所改善。在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同为“适老化”按下“加速键”,让老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和温暖,更要把握机遇,用“银发经济”让定安经济闪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