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用手机看了电影《被光抓走的人》,算是有点想法的创作,结尾是回归家庭,为配偶留一句“我爱你”以符合主流之价值观。对此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以前我觉得一代人总比上一代人更为开放接纳,观念束缚会更少,但看来并不是这样。也许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观念上的保守趋势,也许现在的年轻人被保护得太好,乃至思想和行动力上都有些惰性,总之,我看不到基于人性直觉和蓬勃创造力的叛逆精神(通常可能以破坏为表相),也没有那种可以将人的梦想持续推进,甚至推到一个悲剧终点的汹涌暗力。那种为自己的“野心”哪怕放弃很多世俗体面,甚至不惜与魔鬼做交易的人似乎很少了(为了世俗体面而与魔鬼做交易的人还是多的)。当然,也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崇高的信仰哪怕被架到熊熊烈焰中去炙烤!
正如电影反映的那样,现在的人们,几乎把世俗体面看作是最高的价值观,就算突然有一道光,把月球表面一样斑驳的心灵映照出来,人们第一时间的直觉反应是着急慌忙地掩藏、否认,面红耳赤、进退失据,躲到充满烟火气的厨房里,等那光自己消失,一切都还是完完整整的,大家相信,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爱在其间,适得其所。
《安娜•卡列尼娜》的篇首说什么?“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幸福,至于每个人的幸福,谁知道呢,如何来讨论呢?
看起来,建一个幸福的家庭是容易的,也是每个人应得的,所以我理解一些年轻人的想法中规中矩到令人打呵欠的程度。毕竟,那么多道德训诫、生活常识,以及无数的前人经验,都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你非要破坏这些基石,难道你疯了傻了吗?
疯子和傻子的力量需要哲学家来解读,一般人无法直视,也不在这里刻意思量。只是啊,今时今世,逐利者众多,无趣者众多,市面上连能体现一点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文艺作品都越来越少了,电影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介更愿意迎合主流或覆盖面广泛的趣味,不管那是多么的令人尴尬。至于网络,就是个盯紧你双眼的深渊,无边无际,波云诡谲,不知道是天堂,还是地狱在人间的建造。
然而,你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类,你的命运,就算站在奥林匹斯山的巅峰,恐怕也很难看得清楚。所以,我只能说,爱这浅薄的物质时代,就像爱“岁月静好”这样漂亮的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