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舌舐上颚?
描述1
舌顶上腭,是炼炁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修炼的真气会从此处外泄,需要用舌顶住。还有个功效是:一般打坐,舌一顶上腭之后,小舌自然就打开了,喉腔扩大了,呼吸就畅通了,不容易昏沉,原因是呼吸空气具足,氧气具足,人昏沉的时候,就是脑血氧不足了,氧不足就发木,一发木头就昏,神经系统失去控制了。
内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王”,而“舌为心之苗”,故舌抵上腭不仅有利于调心,而且对五脏六腑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任脉经穴,下起于会阴,上终于承浆(位于下颏唇沟的中点);督脉经穴,下起于长强而上止于龈交(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舌抵上腭,可以上承督脉之龈交而下接任脉之承浆,对于沟通任督二脉气血的运行、形成“周天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舌抵上腭形象地称为”搭鹊桥”。按正宗的传授,并非是有意地将舌头卷起抵住上腭,否则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描述2
接天池,一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玄膺一开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再则连接天地易生津精。因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静坐往往有津液满口的现象,并感清而甜。
此时应用“ 吞津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 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并“汩汩”有声。据古法所言,这样引吞能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描述3
平衡阴阳
连通能量
描述4
舌抵上腭是修炼道家功,通小周天时必须要操作的方法之一。
道家对它的功理解释是:人出生之前的先天状态,任脉和督脉相互贯通,成一条无端的环形。在出生的瞬间,随着第一声啼哭,口鼻之窍被打开,任督脉连接的上端在口腔内被断开。随着二便的排泄,二阴窍也被打开,任督脉连接的下端也从会阴部断开。
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为了由后天返回先天。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把已经断裂开的任督二脉再次接续上。接续的方法,上部的断端,就要用舌抵上颚的方法,将断开的任督脉连接。下部的断端,则要用提肛、撮谷道的方法,连接任督二脉。
因此,为了接通任督二脉,实现小周天循环,舌抵上颚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
[1] 舌抵上腭的正确位置其实在这里,大多数人都做错了!
[2] 舌抵上腭,习练太极内功为什么要这么做?
[3] 揭开打坐“舌顶上腭”的秘密,你对它知道多少?
[4] 关于“舌抵上颚”
(引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