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主题之前,先抛出结论:
1、这是一本工具书,不是鸡汤。
2、依靠介绍或书评,也许能理解本书大意,但是精华内容一定要需要认真阅读才能获得。
3、“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由于有了上面的结论,所以本文只是介绍,介绍这本书,介绍通往高效能之路。
在我看来,本书处处精华、字字珠玑,很难进一步总结概括,而不失去重要内容。所以打算从名字说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一、什么是“高效能”?
效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效率,它是产出和产能的结合,不仅包括短期利益,更要考虑长期目标。举例来说,挣钱是眼下重要的事,但生活幸福是最终目的。为了挣钱,不顾健康、忽视家庭、背信弃义,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也许挣钱能力很强,但绝不是高效能。
高效能,就是能够将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进行很好的平衡。既要多挣钱,还能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再举例,企业需要员工来创造价值,如果只一味要求员工加班,不关注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最终结果不仅是累垮员工、影响效率,更可能怨声载道、离心离德,威胁企业的生存。在这里,价值就是产出,员工就是产能。所以,一些看似对企业没有直接价值的行为,如休假、慰问、文体娱乐活动等,却能维持员工的身心健康,保证其持续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是产出和产能的平衡。
对个人来说,想要做到高效能,难不难?难!但不是没有办法。
二、什么是“习惯”?
有人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通俗一些,知识就是“做什么”,技巧就是“如何做”,意愿就是“想要做”。
在这里,知识影响思想,技巧和意愿影响行动,是为决定习惯的两个前提条件。
《自控力》这本书里说过,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按照习惯去做事耗费的能量最少,改变习惯时需要消耗巨大能量,一旦形成良好习惯,将会事半功倍。
所以,高效能的答案就是习惯。
三、哪“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是思想能动性和执行力的统一,是从内部打开改变之门的钥匙,是所有习惯的前提。积极主动的人能够掌控变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G IN MIND)
以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同时要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以价值观为行动准则。这样能有效降低盲目性,减少弯路。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将其价值最大化,就需要进行人生管理与时间管理。其中重点就是分辨事务的轻重缓急,尽可能去做重要的事,以更科学的方法处理其他的事。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团结和尊重。摒弃零和游戏的想法,去除你死我活的争斗,寻求双赢结果。路会越走越宽。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沟通和理解。先要去倾听别人的诉说,理解他人的想法,才能做到很好的沟通。这条不是很容易做到,需要明确“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的概念。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合作和创造。在合作中寻求创造性的第三种方案,即1+1>2。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可以加强前六个习惯的效果,运用PDCA的模式,让自己螺旋式的不断提升。
习惯一二三针对个人提升,使人从依赖到独立,达到个人领域的成功。习惯四五六强调与人交往,使人从独立到互赖,达到公众领域的成功。习惯七为前六个习惯提供不断的动力。如下图。
篇幅所限,不能很好的展开这七个习惯,还是那句话,读读这本书,你将受益匪浅,甚至受用终身。最后列出自己的A书评(将感悟化成行动),与你共勉。
A书评
1、明确角色和目标;
2、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3、不断整理和完善原则;
4、学习并实践时间管理;
5、坚持计划与记录;
6、立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