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时候,很少写下文字,固然有文笔不佳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写下一个自己当时所发现的道理之后,过不了多久,我们自己都会用新的道理推翻我们之前所定下的道理。
随着我们的年岁增加,以及生活阅历的增多,我们对同一事物会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会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阶段。最为重要的是,经历了人生三境界之后,第三个境界并不是终点,因为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断的,要经历这三个循环的,而成长是不会停止的,所以我们的认识也不会停止,所以人们会说,变才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更加不敢把自己当时所懂的道理记录下来传达给他人,在自己没有深刻透彻的认识之下,怎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如今,终于思有所得,敢于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只要心中向善,未尝不能记录下自己人生某一刻的思考。即便是伟人先哲,他们记录下来的道理,也依然是一家之言,同时还要受限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影响。
如今之所以要记录一下自己所思考的文字,并不是一定要传达给他人什么道理,更重要的是记录自己的成长,看似这并没有什么价值,或者说只对自己一个人有所价值,然而并非如此,在同一个时代环境,每一个年龄段会有每一个年龄段的认识,写下这样的文字,或者后来人看了之后,如果认为我们所需要的文字比较傻,那至少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如果看到我们的文字觉得比较好,那么可以为他们指引方向。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即便我知道,能够明白的人不用看,迟早也会明白,不能够明白的人,看了之后依然不会明白,但是,《论语》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让我在写下文字的时候有了心理依据。不像《易经》当中所说的:“善者不言,言者不善。”后来我发现是我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这句话并不是说好人不说话,说话的都不是好人。而是说符合规律的事情不用说,需要去争辩的,就是不符合事情规律的。
我们所写下的文字,可以引导与我们的思想阶段比较相近的人。比如如果其他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看到了我们的解决方案,看完之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发现了记录下文字的意义之所在,那么这一些文字就是有作用的。
同样的,对于读书的人,接受这些信息的人,也是如此,无论是读书的人,或者是传达文字的人,只要能够帮助我们解惑,那么这就是文字的意义,也就是我们的所做所为有了意义。
这也就像胡适先生在《人生有何意义》这本书中所说的:“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定义着我们个人的人生意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纠结今天是玩好还是去学习好,因为我们知道,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成长,而实践和思考能够有助于我们成长,同时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