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况下,家长的不打扰、不干涉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这就是接纳的意义。
昨晚睡前读书,娃说要读《大语文-古文串烧课》。其实我心里有些抵触。因为这本书里涉及到的古文部分,大多数为初中一二年级课本里的。我每次读都怀疑他到底能不能听懂。但是他坚持要读这本。我就按照他说的做了。
后来我想了想,孩子可能想证明自己,学高年级的知识让他感觉自己比别人懂的更多。而且现在读这种明显高于他年级的书,我自然没有任何要求,可能这样的背景让娃感觉更轻松吧,因此也更能敞开大脑来吸收。
我反思:生活中,但凡那些我没有要求的部分,他反倒经常做的超出我的预想。他从我的惊奇中收获成就感。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他现阶段的学业中,估计我有意无意的总是有各种要求,因此孩子无法从这里获得成就感。
所以我需要睁大双眼去发现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现在的学习中、现在的生活中,其实家长可能觉得这时候的学业不难,但是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能学懂,也都是经过了努力的。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来面对各种问题,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把眼光降到孩子的水平线上,把身体蹲到孩子的水平线上。这样才能更好的读懂他们、“看见”他们吧。
最近我在与娃共读时经常有体会:当孩子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不会马上评判,我通常先不动声色,就跟着他的思路和想法走,到事情出结果时,我会发现很多时候娃其实说的挺有道理的。留给我的就是对他悄然长大的惊奇和感叹。所以,很多情况下,家长的不打扰、不干涉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这就是接纳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