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停工期
在古印度的吠陀传统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所有的动都以静为基础”。休养生息,活力四射,再休养生息,再活力四射。我们无论干什么,都需要这种动静结合的交替。这道理在运动和健身的时候最为明显,间歇训练让我们知道,运动的相当一部分好处其实就来自身体在休息期间的自我恢复。我们也能在瑜伽中看到同样的现象,每次瑜伽练习最终都结束于身体的彻底静止。这在脑科学领域中也同样适用,白日梦、冥想和睡眠都能让大脑休息,并依此把新的信息和技能巩固在记忆里,还能使大脑以更健康的状态重新投入使用。大脑里至少有40个静息态神经网络,我们没法在本书中对它们逐一讨论,但要知道,就算我们休息下来,大脑也依然处于激活状态,这一客观事实就强烈表明,我们应该认真去对待“休息”这件事。我们认为,大脑的这种深度休息就是所谓的“彻底停工期”。
我们很难去争辩说,自己的休息和活动正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而且我们的文化氛围本就不怎么安定。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发现,比起静静地坐着自己思考6分钟,有64%的年轻男性和15%的年轻女性宁愿选择自己给自己来点轻微的电击,对于“无事可做”,我们总是茫然无措。[插图]青少年、成年人,甚至幼儿都没有足够的睡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省,这也进一步导致他们容易感到过大的负荷和压力。父母会形容自己“忙疯了”,与此同时,我们接待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感到压力重重,疲惫不堪。
“停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任何让人放松下来或恢复精力的东西的事物,比如园艺和阅读,其实都算得上。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需要“彻底停工”。彻底停工并不意味着就要打电子游戏,看电视,刷YouTube视频,给朋友发短信或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项目与活动。彻底停工是指不需高度集中思想,也不带什么目的,单纯地无所事事。
这可是我们能为大脑做得最有效果的事情之一。对大脑这个7乘24小时运转着多任务处理的芯片来说,它是一剂重要的解毒剂,能有效解决思维分散与思维麻木的问题。彻底停工还能允许你处理积压已久的刺激。你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活动、任务和互动想象成不断落在你大脑上的鹅毛大雪,不消多久,就制造出了绕不过去又难以跨越的一大片积雪。彻底停工就是一台能将它们均匀处理掉的除雪机,可以为你的生活做好准备,以便你能在光滑的表面上好好滑雪,从而避免因不均匀堆积的积雪导致的沟壑和偶尔的雪崩伤到你。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两种强大的彻底停工形式:白日梦和冥想。相较之下,睡眠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彻底停工期,因此,我们将用整个第7章来探讨它在当下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为什么总引不起该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