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触很深,所以,也是破天荒的将至少写2篇文章来作为完整的读后感。正巧某一天和同事随意聊天,我说到,读书是目前为止唯一能真正让我静心的事情,快速的,马上进入状态的事情,其他我爱的事情,比如跳舞,比如听音乐都无法像读书一样可以让我迅速的进入状态。只凭着这一点,读书这件事情,就该一直好好的进行下去。
01 “难能可贵”的通识性
这本书通篇读下来之后,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受,或者是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本书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工作的个体,这里的“任何”就是实际意义上的任何。只要你是在做事情,或者需要跟别人相处,就可以用得上。
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识性,它让“设计”这份作业不再显得“高不可攀”,也并不会因为最后的产品是“做成实体”而显得遥不可及,书里提到的10个思考结构/思维模型,以及最后落脚处的行动指南,都很实用。
作为一本书来讲,再也没有比这种“难能可贵”的通识性更具有可读性了。
02 “惊叹”的创意,原来这么“简单”
如果你喜欢创意,需要创新,那么我更推荐你来读这本书。
书中大量的思维方式最终指引的导向都是创意和创新,而且,很多图示化的最终设计品,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店面布置……,但无论完成品是什么,你都会大呼“神奇”。
但,当你再看他阐述这个创意的来源过程时,一切都显得“简简单单”,又“干干净净”。绝对不复杂,绝对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意过程,一定需要大量“实践”才会真的得心应手起来,但因为有了这些创意思考模型的“指点”,你不再“无处下手”了,而接下来需要攻破的,就是看你自己的行动了。
03 新认知,新颠覆
这一点,是只要你坚持读书,无论读什么书,就都会得到的收获。
而且这种持续的积累,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你不知不觉中就能体会到的,而这也是所有人都建议你读书的原因。
而后,你可以在不同书里看到不同人对这个世界的不同看法,而你也一定会在包罗并分析这些看法的基础中,最终形成你独一无二的世界观。
而在这本书里,最让我觉得“与众不同”的思考是他关于不刻意寻求获得灵感的刺激的工作方式,反而更加在意和珍惜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现的事物。
这于我而言,是新认知,是新颠覆,更是新的成长与进步。
P.S.关于这本书更多的理解与感受,会在第二篇文章里继续阐述,敬请期待,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