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得与失的智慧

      人生总是在得失中徘徊。如何看待得与失,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有的人患得患失,终日苦恼。有的人过度追求眼前的一切,殊不知在追求眼前的同时正在失去更重要的东西,终究是到头来落了个一场空的结果。以上两种人,代表了芸芸众生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终生迷失在得失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然而,那些跳出得失苦海中的拥有很高思想境界的人,是怎样看待得失的呢?《孟子》说,“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难舍难得,不舍不得”,说的是得失之道,想要得,先要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张廷玉在《杂兴》中说,“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说的也是得失之道。《淮南子》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是得失无常,看似得却是失,看似失却是得。由此可见,古圣先贤们早已把得失看透了,也说透了。有得必有失,无失必无得;想得未必得,患失可能失。得失就像一个事物的阴阳两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就是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得失的道理很浅显,人人都懂。但是,能够正确面对得失,却极不容易。这需要一个人的内心能对欲望拥有清醒的认识,能跳出欲望的深海,摆脱名利的羁绊,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得到超脱和升华。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这就是面对得与失的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