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大概有六七十户人家,分作三个村民组。散居于微微隆起的山岗上。
村里没有一座楼房,最好的房子是解放前地主家留下来的。我记得我家屋后有一排五开间的青砖瓦房,大门前是石板稻床。这是一座油坊,后来荒废了,归属不明,从我记事时起,它的大门都是紧闭的。改革开放后,落实政策,这座房子归到了它的后人们手上,没过几年,拆了重建,变成了一座平房。
老光头家的房子也很出色。说是老光头家的房子,其实也不是。这原是他家的房产,解放后,没有分掉。但他这个人很识时务。当时,大队没有办公场地,他就主动把自己家的房子贡献出来,后来又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
也同样是改革开放后,他依据过去的土改证,要求收回房子,因为公家的事,没人多加干预,他就强行入住,后拆掉重建了。
我家的房子也很大,全穿枋,有宝壁、户皮,以前还有地踏板,据说在四清的时候,被工作队掀了个底朝天,活生生的把地踏板给拆除了。住着三家:我远房的两个亲戚和我们家。
除了这几座老房子外,还有几座土砖瓦房,土砖上糊着白色的石灰。这类房子,我们当地叫黑六间,有着大大的窗户,住着当时条件比较好的人家。
在村庄的外围,有几处公家的房子。我们那儿原是公社所在地,公社撤并后,供销社、粮站、医院、学校都保留着。这些房子一字排开,行成一条小街道。现在,这些房子或拆除,或空着,只有供销社“酒瓶装新酒”,还在被利用。
村子里,最多的还是茅草屋房子。上盘的檩条和椽子大多是竹子做成的,冬暖夏凉,有点“蜗居”的感觉。屋檐口被鸟儿一改造,便成了鸟窝,一到早上,鸟儿从鸟窝里进进出出,唧唧喳喳,好不热闹。茅草房子基本上年年添草,草是山上的芭茅草。
当年,村里的房子很简陋,但布局很规范,基本上是一个朝向,一条蜿蜒的路,可以通到各家各户的门口。
40年过去,旧貌换新颜,村里人家的户数没有多大变化。变化的是房子,变大了,变宽敞了,变成了二层或三层的楼房,外围都围上了一圈院墙。但房子的布局却也紊乱了,都是根据自己的设想做,过去熟悉的村路也都面目全非了。现在走回村里,总有一些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