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幻觉---那只是一时的感觉而已,而非永久不变的真相。
结论是,这世界上一直跟只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并且还是相当重要清楚的联系----刚刚的“这世界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幻觉最终被证明为子虚乌有。
事实上,人们根本就不应该为“这世界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个幻觉有所烦恼。不妨反过来看:
这世界本来跟我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我们一路走过来,无论如何都留下了我们的真迹,无论如何都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一定联系----至于那练习是否足够强,足够有意义,其实决定于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我们的恐惧。
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吧?----毕淑敏
深以为然。也很庆幸,我是在二十来岁的时候,在某本杂志里读到过这么一个观念。
如果你也曾经以为这个世界和你没关系,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能够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论你是否有机会,践行这个专栏里面的各种其他概念,我都希望你记住一条:
生活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
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明星,大V,很容易让人觉得跟他们比起来,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但这只是你的幻觉而已。
相比你来说,他们也许能够影响更多的人,但是对于你的家人,朋友来说,你的存在要比任何意见领袖都重要。
所以当你情绪低落,怀疑人生,觉得世界和你没有关系的时候,请你记得翻出这篇文章来看一看。
而排名第二的痛苦,也一样,确定无疑是个幻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很少有人认真想过这事儿:
正确本身,其实很可能并没有什么价值。
大多数人习惯性的“一根筋”,只会单维度思考,从来不去想事物的另外一个维度。
你看,当你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别人也都是正确的话,那“正确”本身的价值其实并不大,是吧?你是错误的,别人都是正确的,那倒是很可怕。
当你是正确的,可别人都是错误的,这时候,“你的正确”才具备很大的价值-----不是吗?英语里有一个词,“contrarian”,原意指的是股市中那些“倒行逆施”的人(仅取“倒行逆施”这个词的字面含义)。特立独行本身的价值并不大,和正确本身一样,但,特立独行且正确,就价值巨大了。
这种利用双重维度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以后还会经常用到,也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这样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
至于它是什么,暂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
你仅凭这么一个简单的思维工具,就了解到了“自己不知道”且“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元认知能力。
图表的一个好处在于,它能让你更清晰的看到问题的各个层面。在给大家介绍元认知的时候,我就提到过类似的方法。
比如你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就可以把第一行换成“别人知道的”和“别人不知道的”,把第一列换成“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也不知道的”
所以,若是我们用两个维度思考价值,那就相当的清晰明了,也就是说,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越多,这样的时候,价值才很大。你很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很正确,那么,价值其实可能等于零。
所以,你看到没有?若你之确定自己是正确的,而你身边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那你应该高兴才对,而不是痛苦啊!并且,还是“越不认同越应该高兴”才对。。。。所有的人一生都声称自己在寻找价值,可你看到没有?当绝大多数人“不小心”找到真正价值的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不仅不知道,还要不高兴,甚至痛苦得要死....真是邪门。
为什么人们面对真正的价值之时会如此痛苦呢?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方式错了,他们衡量正确与否,考的不是逻辑与独立思考,考的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
从底层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进而,“表现型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相同”才会觉得安全......
人云亦云很轻松,独立判断很困难。
想要违背主流的观点,做出自己独立的选择,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智力。这样又费心,又费神的事情,当然不容易受欢迎。
而这也集中了大多数“表现型选手”。因为他们只在乎看起来是否足够好,至于是不是真的好,他们其实并不关心。
但实际上,这个世界的眼光却犀利得多。
它终究不会给任何“表现型选手”正面反馈,因为这对那些坚持独立思考,耐心等待结果的“进取型选手”不公平。
能够想明白,并且笃信这个道理的人,才有机会获得这个世界的正反馈。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这是很睿智的原则-----在这里,‘’听大多数人的话”的意思不是指“按照他们账那么说的那么做”,而是“听听他们怎么说,琢磨他们怎么想”。最终,我的结论是,首先,比特比这事儿确实是对的,其次,认同“这事儿是对的”的人很少-----所以,这一次,“我的正确”很可能价值超级大。我没有把时间花在说服他人身上,只是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此物一出天下反》,而后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2015年初的时候我,我又一次认为我想对了:“互联网上,免费的时代过去了,收费时代来了”,然后,跟身边的朋友说,告诉他们我的结论.....结果呢?结果是我了大半年,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听,也不反驳,但就是不做。
本来已经准备退休的我,想了想,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不做,对我来说是受不了的,因为再一次,我意识到,这是个成为“特立独行且正确”的机会,价值很大------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又知道,这样的机会实际上并不多,一辈子遇到一次都已经是极度幸运了,所以我只能做。
于是,我开始行动了-----后面大家都看到了,2015年8月中旬,在大家都说“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的情况下,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积累了一小段时间之后吧,11月份开始,我开始自己创建、帮朋友创建各种收费社群,制作并指导制作各种收费内容-------2016年7月底,我在“得到”上开通了大家现在正在看的这个栏目,《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迄今接近10万订阅;到了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国内各大平台都开始做付费内容订阅了.....
这里值得重点强调的是,正确的巨大价值,在与它的特立独“行”联系了起来,而不是特立独“想”。
每次我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看到了正确的巨大价值之后,都没有只是想想,而是马上着手就去做。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行动力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其实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独特”且“正确”的想法。而到了最后,它们只沦为我了我们茶饭厚的“马后炮”,却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正面的结果。
这个原因,不是因为它不独特,也不是因为它不正确,仅仅是因为你没有把它付诸于实践当中。
所以如果一个想法,没有正确到让你愿意为它付出行动,那说明你对它还不够有信心。
注意,你特立独行且正确,并不保证你一定有机会验证、收获其价值。
2013年年中的时候,国内几乎所有的比特币交易所都来找过我,给我很优惠的条件,让我加入或者投资---- 我全部都拒绝了。到今天,我都认为我自己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想要打造一个最大的中心,这仅从逻辑上就站不住脚.....”
可结果呢?结果是这些我没加入或者我没投资的交易所们,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固执不知道涨了多少倍--------我被反反复复啪啪啪啪啪的呗打脸。与此同时,按照我认为正确的逻辑所打造的开源交易所公司增长极其缓慢.......还是啪啪啪啪啪的被打脸,左脸被打之后右脸被打。因为风险投资机构从来都是最看好交易所模式的,而他们的资金实力远币我个人要大.....这一次的博弈中,我几乎没有胜算-----虽然,又过了一两年之后,貌似有一点时来运转的苗头。
这就需要真正的勇气了。最终,这世界给你正反馈,你心平气和的接受,不因此趾高气昂;相反,若是这世界并没有给你正反馈,甚至给你的是负反馈,你依然能心平气和的接受,不因此灰心丧气----这不是勇气是什么?
“特立独行且正确”,最终,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当然,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很难做到,不然,价值岂不是无论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就可以实现的了?
"有勇有谋”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
“有勇”说明这个人有足够的责任心,愿意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只有这种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特立独行”。
“有谋”说明他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会简单地意气用事,做事讲逻辑。只有这种人才更有机会接近真正的“正确”。
所以有勇有谋,从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看做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代表。
它做起来显然不容易,但是也正因为它不容易,所以它的价值才巨大。
我们之前聊过有关于“落后”的话题,有机会大家不妨看一看,自己在“勇”和“谋”这两方面,分别处于人群中的哪个位置。
回头想,我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是完全不懂这个道理的(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够给我讲清楚),于是,当然经常因为自认正确的同时又不被认同而痛苦,又,也因为 痛苦而做了很多“走形了”的事儿,进而吃了很多当时就能理解的明亏,以及很多很多多年以后反应过来的暗亏......
随便举个例子:那些在课堂上挑剔的学生,很聪明,但实际上是自己吃亏的----因为“证明自己正确”并不是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时时刻刻成长,早晚更聪明、更正确”才是应该的结果。可他们当时把注意力用错地方了,乃至于最终并没有获得原本应该获得的结果----这很可能是很多人一生吃过的最大的暗亏,也是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吃过的暗亏。
许多年后,我竟然有机会分享我的经历,分享我的成长过程,却又常常想,这样“事后”(许多许多年后)才明白的道理,传递给那些尚无经历的人,其实是难度非常大的--------不仅是我自己说清楚的难度很大,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方有强大的想象力,强大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是一切反思的基础).....你想啊,大多数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元认知能力是什么呢。
然后,毕竟大多数人有事有足够的阅读训练的;然后,元认知能力又毕竟是只要唤醒就不再消失的能力----于是,终究会有一些人因为这篇文章发生改变,懂得有些痛苦其实只不过是幻觉,有些价值,之前之所以不可能获得,完全是因为自己就是那个“有眼不识泰山的睁眼瞎”.......还好,毕竟,我们升级了。
思考与行动
1.“特立独行且正确”与“自以为是”的区别在哪里?“自以为是”为什么常常是危险的?
2.你有什么观点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在这条路上付出过哪些代价?
3.如何才能从“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观念中获得商业价值?(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快感,即,所谓的“仅供刷刷存在感”........)
4.若是你真的能够明白,“很多的时候正确本身然并卵”,那么你的性格脾气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5.你身边谁经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观念?其中有哪些观点值得你认真研究?他有什么特点?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回答:
1.“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特立独行和自以为是,表面看都是别人搞一套,自己搞另一套,但是前者是有基于客观实践基础的,而后者是盲目自大故步自封,本质区别在于后者眼中自看到自己一套而没动别人那一套。;而且这一套是能实践验证是正确的,只是这种验证不是短短的时间,而需要较长时间,有时甚至很漫长,这个漫长坚守自己经过检验独立的观点是需要勇气一直坚守下去的。
2. 上大学时的电子自动化专业,当时预判“486,586的计算机”时代会取代数控自动化时代。在一路钻研计算机网络也遭过别人白眼和冷看。
不要着急证明自己的聪明,因为某一瞬间的聪明并不能说明什么,长时间,持续性的聪明才是关键。也不要着急去要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在群体的社会中,大多数人可能是群“乌合之众”。一个人价值的真正体现,一个取决于所做之事的正确程度有多大,再一个取决于自己的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程度有多大。我还是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
工作后从事计算机网络软件工作后,在一群忙完编程的同事眼里写好代码永远比什么都强都牛逼的年代。自己默默的钻研ERP系统,觉得要是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咨询顾问会是很好的一份工作前景。
3.就是自己本职工作和将来你要从事或者要干的事情建立某种紧密的联系,转型也好,跨界也好,都需要你有出彩的基础才能勇往直前。获得商业价值是通过些默默一直在做的“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自己的时薪和变现能力。在趋势红利到来之前有所准备和有所发展。
4.“很多的时候正确本身然并卵 ”,做事情干工作和生活,并不是为了那么表面字眼上的正确,为了正确而正确一点意义都没有。与人交往和特别是碰到观点与自己不一致时,要淡定平和许多。
5.自己的上司经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观念,很欣赏他的一句话:做事情先努力去尝试,但凡有一线机会都要去放手一搏。他的特点是对很多项目干系人或者商业管理上的难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四两拨千斤的能力!他是通过博览群书和深入思考,把别人的东西拆解成自己用的。比如很简单一个东西,他会先想着要是自己会怎样,别人才怎样,大家才怎样。
1.区别在于此“事”非“正确”。自以为是的“是”,带有一种狂傲的成分,主人公对于这个“是”的认知,并没有经过精读研读整合信息大梳理,就仅仅凭借一些模糊的认知或目中无人的劣性情绪,建立一种“吹弹可破”的认知泡沫。他是站不住脚的,没有一定的事实根基的,所以很危险。
2.获取商业价值的手段,要么提高你的时薪,要么把你的产品(观念)多平台多渠道销售。
问答01|正确本身的价值
正确本身的价值并没有那么大。
如果希望“正确”发挥它最大的作用,那就要加上“特立独行”。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正确的事情,其实意义并不大。
但是这里要注意,我们说的是特立独“行”,而不是特立独“想”。
你可能有很多的想法,不论它们正确与否,只要没有付诸实践,其实都没有意义。
如果说想错了是零分,那么想对了而不去做就应该是负分。不要让自己的空想,成为把握正确机会的障碍。
1.环境的力量非常大,也是我们特立独行的最大阻力。
很多时候不要说特立独行,就连稍微偏离主流舆论环境,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就像高收益和高风险通常是相伴的一样,来自环境的压力越大,你正确的价值也就越大。
你看大部分人浑浑噩噩,其实他们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不愿意放弃部分安全感,不愿意预测并活在未来,相应的也就损失了正确的价值。
如果你再看那些优秀的领导,他们通常都有“固执已见”的瞬间。
而这种愿意违背大多数人的想法,而坚持自己的判断,恰恰是一个优秀领导所必备的素质。如果你愿意打破现在的浑浑噩噩,不妨多去向那些拥有这种品质的领导学习。
2.你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是你自己创造出来,
而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
吃螃蟹这件事情上,可能正确的价值大于特立独行。除非你是一个把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不然还是小心为妙。但是在很多领域,可能只有少数,即便你看到别人吃了没问题,估计也轮不到你吃下一只螃蟹了。
3.大家看清楚,这里说的是特立独“行”且正确,而不是特立独“想”且正确。
很多人喜欢在事后说,自己曾经也这么想过,但是却并没有做出任何事。也就是说我们俗称的马后炮。
所以仅仅是想得正确还不够,一定要付诸于行动才有实际意义。
你愿意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这才是你身上勇气的最好体现。
比起“想错了”,更让人恼火的难道不是“想对了但是没有行动”吗?
特立独行且正确,我觉得需要自己在知识、见识等有比较深厚的沉淀,反复思考过后得出结论。自以为是则是在自己还是半瓶子水的时候,有点小成绩的时候,不经过深思熟虑得出来的结论。
耐心的积累在什么时候都重要。
没有谁天生就能“特立独行且正确”。“特立独行”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在特立独行的前提下依然保持正确。
早安啊
为了把“且正确”三个字加上去,可能需要你付出多年的努力。
就如同上周提到的,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逻辑思考能力,于是就花了大量时间去打磨自己的逻辑能力。一晃过去了“好几辈子”,我才慢慢有机会去体验“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快感。
虽然能够做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就像我们在《活在未来》那篇里写的那样,有些事情哪怕一辈子只能做成一次也是非常值得的。
还是要结合“放弃百分百的安全感”、“预测未来并且活在未来”、“多维度提升竞争力”这几个前提来实践所谓的“特立独行”,如果盲目的特立独行,想必会栽跟头吧。
如果你不放弃部分安全感,就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打磨自己的关键技能,进而有可能错过关键信息。
不要觉得信息越多越好,在你没有处理能力之前,他们也只不过是一些噪音而已。
活在未来就更是如此。如果你永远被困在现在,而不想着预测未来,得到的注定都是一些已经被验证过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