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从一位不熟稔网友分享的画面里,我有幸淘到一幅家乡古城的老照片。照片的清晰度虽然较低,但画面的背景却让我很兴奋。嵌有“潞安”两字的古城门,高高的山峦上一尊耸立的白塔,以及一支运送物资的原始驼队。睹乔木而思故家,晤文物而恋旧邦。家乡的情缘,老照片紧紧牵动着我的心。
这桢照片,必定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奢华品。在积贫积弱的年代,在交通阻滞的太行山腹地里,能够拍摄并珍贵存世一张这样的图片,真是这方黄土地的荣幸和福气!至今,仍足以让她的子孙后代从中窥斑见豹,依然酣畅淋漓地一睹我们祖先所处的潞安时期的生活气息。
照相机以及胶片,感光设施、还有相片,无疑都是旧中国的舶来品。感谢这幅照片的留世,让我们穿越时空,还原了昔日潞安府旧城门古朴的身影,秋谷山和高耸入云的白塔,携手护佑着山下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而那支已经陌生的运输驼队,背后却珍藏着拥有千古英名的一代潞商的艰辛。
当我把这幅照片晒到网上后,朋友圈里的不少好友纷纷致电或留言联系我:古塔和山脉应该是南石槽村东的塔垴(岭)山吧?的确,白塔耸立于长治城东侧今天通称为塔垴山的山峦上。但是,在很长的时空里,这座山脉和她旁边的老顶山都分别持有另外的一个名字:秋谷山,百谷山(柏谷山)。就像长治市曾经拥有另外一个称号:潞安(潞州)一样。
这尊古塔,早在900年以前,有一位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大文豪元好问写过一首《初发潞州》诗,可为这尊福塔题记:
潞州久住似并州,身去心留不自由。
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头。
流行歌曲《梅花三弄》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歌词的出处,就来自于这位金元之际 ,山西省忻州籍的大文学家元好问。他十四岁时,跟随其父亲元泰因,赴陵川县任陵川县令。陵川期间,他拜师于出生于教育世家,博学的宿儒郝晋卿。元好问天智聪颖,才华敏捷,勤学善思,在大师的教诲下,元好问速成大器。因陵川比邻潞州,元好问曾一度在潞州久居。
大文豪元好问(1190~1257)《初发潞州》的诗词,“白塔亭亭三十里,漳河东畔几回头”,叙述的就是照片上这尊高耸入云的古塔。此可表明,最迟在元朝初期,此塔就已经是潞州城的地标建筑了。元好问的《元遗山集》,留下了不少与潞州有关的诗篇。
而在那个时期,秋谷山的称号也已可寻。秋谷山的叫法产生于何时,因我手头缺乏较早的专业志书,以帮助引用文字资料加以佐证。但在长治市潞州区政协出版的《潞州区文存》•上卷•诗词篇中,编录有元代潞州人李孟的《秋谷集》。从中可做考据。
在历史的长河里,李孟是晋东南的翘楚,更是长治人的骄傲。在元代流星般的岁月里,李孟是光耀天地的人物。《元史•列传第六十二•李孟传》:“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孟生而敏悟,倜傥有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元仁宗赐爵秦国公,亲授印章,命学士院降制,又图其像,敕词臣为之赞,及御书“秋谷”二字,识以玺而赐之”。
能得元仁宗如此厚重之隆恩,可见李孟之功绩卓著,非同寻常。
《潞州文存》是这样介绍李孟的。
李孟(1255~1321),字道复,号秋谷。潞州上党人。元成宗大德初,侍仁宗于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元武宗之立,孟有策划功。元仁宗嗣立,拜中书平章政事,力以国事为己任。李孟一生三入中书,三封国公。为官清廉,人称布衣宰相。封魏国公,谥“文忠”。
在朝野上下,李孟具有非常高的威望。
李孟在《赠黄秋江处士》的诗中写到:
君钓秋江月,我耕秋谷云,
逃名君笑我,伴食我惭君 。
李孟所持秋谷之号,和他的朋友黄秋江(黄溍)一样,都是缘于其家乡情节,以家乡的山水为名。秋谷,秋江,非常具有诗情画意。李孟非常喜爱秋谷这个名号。有资料记载,李孟是山西长治潞州区南山头人。南山头,地处古潞州城东南8里,在南山头村东的山岗上,可寻觅到摩崖石刻“秋谷”二字,传说是李孟的墨宝。
可由此推断,在元代以前,秋谷山的称号就早已存在。李孟,自号秋谷,极具浓重的家乡情节,依其名人效应,得以进一步让秋谷之名发扬光大。
若与上党区域的另外两位清代名相陈廷敬,吴典作比,李孟被同时代的朝野上下认可度或许更高一筹。元代许多文人雅士纷纷赋诗赞颂李孟。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奉赠平章李相公十韵》
魚水千年庆,龙云亿载春。
乾元开泰运,圣主得贤臣。
画像丹青炳,书题刻画真。
春宫承宠旧,秋谷赐名新。
扶日登皇极,经邦赞化钧。
甘盘基相业,傅说应星辰。
报国非私己,逢时岂爱身。
谁能动天子,今复见山人。
始白诗书效,行看俗化淳。
愿陈归美意,化诵比烝民。
名家张养浩赋诗《寄李道复平章》,给予李孟高度评价:
文武全才每许君,逢时谈笑建奇勋。
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
沧海两扶新日月,青天一埽旧烟云。
盛名自古多难处,好及明时乞此身。
成廷圭《奉题李秋谷平章》
秋谷文章在,清风四十年。
先朝真宰相,平地旧神仙。
逸气云霄上,荣光雨露边。
印章封一品,楮币赐三千。
在秋谷山周遭的山脚下,星罗棋布着一些村庄。南石槽,北山头,中山头,南山头,小山头,北董,北天河,南天河,贾掌,定流,西岭,东岭,会里,大天桥,小天桥,毛占等村。可能在不同的村庄里,秋谷山有不同的称号,也有不同的传说和故事。我的家乡在该山脉的东南侧,是沿秋谷山四周人口最多,规制最大的村庄,元明时期就以生产皇家砂锅出名,贾掌村的砂锅闻名遐迩。
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能称富”。
潞商崛起始于盐铁,潞绸、砂锅同负盛名。贾掌砂锅精致适用,嘉靖年间成为贡品。嘉靖年首次征派潞安府砂器5000个,次年剧增为15000个,万历十八年更增至19500个。砂锅运输容易破碎,原用荆筐装运,嘉靖年间又改为红木柜装放。万历年间又要求以白净棉花垫塞。购棉需到河南。包装运输的成本是砂锅工本价的26倍 ,百姓不堪重负。明万历年间,山西按察使,山西巡抚吕坤上疏皇庭《请停止砂锅潞绸疏》。贾掌砂锅,虽然起起伏伏,但早已名扬天下。
我们村管这座山脉叫大垴山,也叫猪头山或黄崖山。由于大山四周的村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县区,碍于行政区划的不同,虽距离很近,但交往、交流阻碍。共同的一架山脉,竟然长此以往,不仅称呼各不相同,彼此又不能形成合力。并且,很长时间里,这座山被画地为牢,分隔为不同的县区管辖。少年时,我们学校学习大寨农学院经验,在这座山脉的山脊抬水,挖坑,植树造林。挖土,造田,种瓜种豆。多少靓男靓女在这里洒下稚嫩的汗水,留下青春的梦想,希望依托这座山脉改变自己的生活。几十年后,眼望着山下几华里之外新兴城市的高楼大厦,这座山仍然处于静止期待状态。而北侧的百谷山,早已跃马扬鞭,旅游开发不断加速,游人如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秋谷山,未来一定可期。这座城市的西水已经开始腾飞,希望西水东山,并驾齐驱。
傅岳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