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填报志愿,有些好高骛远,想着低分捡漏,即使选差一点的学校,也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
本以为四十个志愿,总有一个志愿我能被录取,然而,未曾预料的,录取平台开放那几天,我输了无数次准考证号,填了无数次密码,结果却是无果。
恐惧,不安,我知道我高中三年的不容易,知道若我选择复读,等待我的,定是一片无边的黑暗。自高考完到填志愿,我似乎已经放开自我,我真的不敢想象复读重新面对一堆试卷,我会是什么样。
我性格本就焦躁,一遇什么事,总要询问各方。饭不想吃,觉睡不着,甚至有几日,急得哭了。
周围人的建议很多:复读不让自己后悔,挺好的;既然心收不回去了,那就着手准备之后的志愿,你分不算低,本科是可以上的,报个三加二,上一个你喜欢的专业挺好的。
然后一堆大道理:复读成功的很多……;千万别复读,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纠结着,我一直不是甘心服输的性格,我最怕外界眼光,自始至终没想过,自己可能有上专科的想法。那个人说:你出去见见世面一年,总比复读一年的好,三加二,任何专业你绝对上的了,无非第一学历差点……
我看着他给我发来的文字,内心是绝望的。
本家有一表哥,从一还不错的本科学校直接考研南航,他跟我讲他的考研经历,着实不容易。当我最后一次试探性的问他,我该怎么办,(很无奈的口气)他说,女孩和男孩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该让一个女孩有这么大的压力,最终决定还是你自己决定。
我不明白为什么追求还和性别有关系。但他一句话我令我至今很震撼:我是个男人,我必须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我起初并没有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甚至在他发过来这条信息时,我回他一个笑脸。我细品,才有一点领会他给我说这句话时,内心的沉重。
你可以说这是变相的大男子主义,你可以反驳说生活本不应该是男人身上一个人的担子;然而反过来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担当,因为承认了男人应有的责任,所以努力创出自己想要的。
我自始至终心很高,要的多,却从未理解责任的含义。表哥曾不只一次什么对我说,一个人的下限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上限。
我想,我是不是该接受自己高考成绩平庸的事实,把这个当做起点,即使走专科,也要把以后的路走的坦坦荡荡,只要最终结果是好的,便是皆大欢喜了。
征集志愿的时候,我把目标院校放到很低,只要算的上本科的都报,专业,学费,先放一边。
我本不对这次征集志愿抱有什么希望的,只自己凭着感觉报。大不了报三加二,走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未来的我依旧优秀。
结果还算尽人意,或许有的时候不在意,结果才不会令人失望。
因为你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无所谓失望了。
省内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的一所本科学校。学费高点。
一丝失落,一次惊喜,一丝惆怅,未来取决于我自己,我绝不让我的未来重现我高中的不欢喜。
记住:你的下限绝不是你的羁绊,而是你前行路上最有力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