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在做家务、骑车等不需要大脑思考的任务时,我经常思考问题,比如对于自己心中的疑惑提问或者对自己最近看的书一个回顾、总结、比较。 做一些需要大脑配合的任务时,专注当下,不被外界所干扰,也不为感性的事烦恼,从而达到心流状态。 学霸没有挑灯夜读,总是在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了。人们不解为什么他成绩那么好。原来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休息前大脑里会回复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些都是对暗时间的利用,以此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2.辅导学生时,发现很多学生记英语单词都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听写的时候还是会漏掉字母。记得自己上学时,我都是根据音标来记单词的,因为单词的发音等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每次记单词的时候,我只要把单词表读几遍就可以了,知道单词怎么读,会读了也就会写了。听写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全对。
为什么两者之间会存在这么大差异,这就是后者提取记忆要容易的多。理解记忆的编码方式,是提高记忆力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寻找规律,理解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按照自己熟知的方式去主动联系自己待记忆的东西。
3. 由于工作记忆存在负荷极限,在我们的灵感冒出来时,及时写下心中所想的观点。不管你写得有多糟糕,勇于输出,从而使你的思考更顺畅。当你在写下来的过程中,也许源源不断的想法会从你的鼻尖冒出来。
自利归因。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对的方向上思考才更靠近事实。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本质的方式是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技巧。眼下碰到的问题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遇到问题,自己没有思考就像别人请教,你失去的是锻炼自己大脑的机会。大脑“发达”了,我们才足以面对生活和事业中错综复杂的问题。
4.意识孵化。当问题没有思路时,用断舍离的方式,与问题保持距离,让潜意识帮你消化问题。表面上已经没有在思考这个问题了,但是后台不断地在工作,更多的联系在你大脑中汇合,当突然有一个点触发你时,灵感随之产生。我就经常面临一个问题暂时无解时,就会先把问题放一放,过段时间办法就有了。
不断试错。每件事每个技能,我们从不会做到会做再到熟练都存在一个过程。过程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这个无须纠结。重要的是不去做,然并卵。起初了解一些技巧是必要的,但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要知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学到的更多,从而可以调整自己行动的方向。犯错是常态,我们要懂得接受这个事实。
不断练习。利用联想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连。旧知识包括对周遭的观察、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书中的观点和想法等。《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到高速公路的概念,说的就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应该把我们自己的高速公路建好,想去哪里都可以轻松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