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尼泊尔
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尼泊尔的首都机场也是尼泊尔主要的民用机场,成都的老的机场应该是它几倍。每一个城市,最初印象不是机场就是车站,而给分情况一般随着人流量,顶棚高度,设计高大上的级别,约莫这是一个人对座城的初步印象,而这里,给我的感觉不是下飞机,而是一个背着行李到异乡求学或者打工的远行者,你没有经过摆渡车,没有要走很久,没有可有传送带的自动扶梯的设施,没有高顶棚,没有经过那些袭击而来的高大上感你就已经容易的到了出口坐车。因为你只经过了一层楼而已,安检也不复杂。
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凡污染小、工业不发达之地机场一定不会很大,比如之前在斯里兰卡看到,称行李重量的称居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的庞然大物的一个铁制物件,我半天也没看懂那上面写着外国字的称是如何使用的,那么笨重,而工作人员确有条不紊的使用着,一点都没有嫌弃的样子,我觉得那个物件按道理应该在国家博物馆寿终正寝的。尼泊尔机场没有气派,也不高科技,让你没有到达一个国度感叹这里艳羡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有的是接地气的入乡的感觉。基本人力操作,这里将是一种虔诚的信仰之地,从机场的欢迎您到尼泊尔的标语,以及旁边半膝跪双手合十铜像你都可以看出,你将会在信仰的地方接受洗礼。
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是南亚内陆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是多宗教,多民族,多种姓,多语言国家。国语尼泊尔语,上层社会英语,86.2%的信奉印度教。可见与中国相比,他的信仰宗教普及度那么高。1962年,印度教立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尼泊尔是印度教王国。其居住崇信雅利安文化和印度教,国王是大神的化身,是民众之高无上的保护神。国王和王室,皇家军队将领都是尊贵的刹帝利种姓。由皇家祭司婆门辅佐。这两大种姓的家族构成了王国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2006年4月,尼泊尔发起反国王运动,5月18日废除了印度教为国教条款,宣布尼泊尔是世俗国家。产生了民主选举。尼泊尔版图是一个长方形版图。山区占其地68%。
知道了这段历史你或许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那么多的人信奉宗教。
尼泊尔特产木雕,蒂卡(女性额头上的装饰),所有的寺庙或者景点附近一定会有成片售卖各种印度教或者中国西藏佛教的法器和装饰品,各种的首饰盒,各种彩色T恤(印制佛眼的),据说这里也有红蓝宝石等,而我只在一家咖啡店旁边的小店买了一堆的戒指,好看的都送人了,剩余的还有两三个在家,不曾使用。这里价格美货物也很美,店主小哥不会英文,拿着非常好用的语音转换器,我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讲起价格,小哥很会做生意,而我也很爽快买了十几件,其实约合人民币也不多。所以为什么在有一段时间,成都的大小特色店有很多尼泊尔的饰品在销售,价格不低却能赚钱,因为近价并不高,大部分都人肉带回,且每次可以带回很多。可惜知道晚了,否则我可以挖一碗金子。我在一家店里面买了一个手工制品的披肩,这里的披肩的花纹也是很好看的,各种各样,与国内的相比,更有创意,更立体,但是因为他们的工业不发达,大部分手工,以至于美中不足披肩有点粗燥,围在脖子上美丽中觉得那个毛毛会有点扎肉。拿回家也是没怎么用,想当桌布,又觉得铺上看上去桌子有点啰哩啰嗦,(就是多余的意思),还不好做卫生,最后它去了哪里呢?忘记了。
这里的菜市场很生态,番茄和茄子让我看到了真的是自然熟的颜色,粉中带青,青中带微红,红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而不是我们的菜市场看到的一筐框都是一律同色红,茄子还会有很多的额疤,长的不光洁,也可能有虫洞。而这里的鱼就更特别,全部堆在一起,从来不用桶装水养着,鱼已经沥干了水,一条叠在一条上面,堆放整齐,可能还会有蚊子闻到味道赶来,以至于在尼泊尔我从来不敢吃鱼,在我们的印象难道鱼不是养在水里,现买现捞,买了还用水养着拎回家,越新鲜越好吗?只是他们的鱼到底是如何烹饪?又是何种味道呢?下一次其实我还蛮想试试他们的鱼是如何吃的呢?好吃否?水果摊更是有趣,我在一家不到十平米或者只有五平米的店面买了一些,店面门口从上到下挂满了各种可以摆出来的水果,香蕉,橘子,一眼望去满眼的水果,外加一个肖像般的店老板的脸在门框内瞧着外面,素描一下:三十多岁,皮肤黝黑,满头自然卷加上满脸胡须的男人,他们看人的眼神差不多都是那种从衬着黝黑皮肤,大大眼眶,下面带着几条皱纹的清澈见底的瞳孔里面直射过来看着来往买主的眼神,淳朴而期待。每次我都会被这样期待的眼神看得不好意思,为什么他们的眼神看起来没有老谋深算,没有私下使坏,也不像有贪婪,有的是内心期待,期待你照顾生意,也许就指望他们养家糊口,我懂了,这是打的感情牌。让你感觉自己一定要停下来买点什么,这里的水果主要是柑橘和苹果,产量大。还有一些时令的水果,桃子,葡萄,柿子,柠檬等。但是不时令的水果是很少见。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城市的水果可以看出来这个城市的发达程度。而这里不会从各个地方调集非时令水果来。成本太高,大街小巷也少有人消费。除了星际酒店和大超市。
奶茶是尼泊尔随处可见,但是绝对不是我们当今成都街上的奶茶,那种酸酸甜甜,加上茶或者果肉的好喝的奶茶,而是先苦后甜,味道也很淡,我真的不会很适应。当然这里还是有味道不错的咖啡,比如说我们必然要去的帕坦杜巴广场,这里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有古老的皇宫和寺庙,是尼泊尔最令人惊叹的“纽瓦丽式建筑”的大荟萃,长方形的广场,里面充满各式各样的寺庙,而这各个广场寺庙里有着各种前来的人们,其中也包括我,这里也有很多的小店,各种手作以及画文字等等。这里最外侧有一家咖啡店在最高层可以俯瞰整个广场,如果你愿意体会古老的味道,可以顺着木制的窄楼梯上到二楼或者三楼,但是必须的佝着背,低着头,避免额头被撞到,或者直起腰来撞到背,直到你走完楼梯,走在狭窄的楼梯间,脚下吱呀着响,像是古老木质楼的呻吟声,诉说着自己这是多大岁数了仍然还坚持着承载人们的悠闲和惬意,你们忍心吗?这栋楼少说也有二三百年,就在这样的百年老楼喝上一杯咖啡,环境不算优雅,但是重在气息浓重,你置身怀旧之中,一个下午,你可以在一种特殊的熏香和混合各种咖喱香料的食物味道中度过。这是一种在这个有各个国家的过客在这里汇聚的咖啡点,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其实这里当地人来的比较少。其实过去这么多年,又经历了地震,它是否还健在?
而在这附件很多的寺庙,一个国家,寺庙多到如此地步,看来他们吃饭睡觉都是离不开了,比如你会看到很多的雕刻,在中国这叫露骨吗?很多寺庙的屋檐下面都会参杂一些在中国看起来像是非常不成体统的雕刻,看到不好意思直视,而正中还有一个大的男性生殖器的雕塑,置于正中。向导说,在这里这是代表繁衍后代,不是羞耻的,代表很强的生殖力。那么楼檐上面的雕刻内容每一个基本都是一男一女,你能猜到图案雕刻内容了吗?猜到给你点个赞。
巴德岗杜巴广场,是必然要去的广场之一,每次走到这里一大群的鸽子,他们不会飞走,而是在它们的地盘慢慢迈着小步子,我抵达尼泊尔的第一程就是这里,这些鸽子像是在这里迎接我的一样,应该是迎接你我的,我捧着一捧食物,几百只的红嘴鸽子精灵般的眼神看着来者,咯咯叫,朝你走来,神圣吉祥的鸽子经过佛教的洗礼,像是一种欢迎,当然欢迎我的不只是这些鸽子,还有一头小牛,好可爱的小牛,不知道为什么跟它插肩而过,我回头看它,它在看我,我再回头看它,它也同时转过身来。它回过头去,我亦回头,再走几步我去看它,它也在转角处转身看我。此事至今还记得,此时自己都摇摇头,觉得自己好好笑。是不是?而在离这里不远的印度,把牛当作神的化身。据说地震后这里毁了不少,至今还没去看地震后它的模样,只在远方默默祈祷。这里有特别古老的房屋,170圣母院都属于这种派系,精细的雕刻,各种图案,一个接一个宫殿。这里更特别的是它有无数多的窗,55扇,这里有长达500年马拉王朝的最早的王宫,包括各种的宫殿,庭院,寺庙雕像。如果你看过意大利的雕塑作品,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里。每走过一座楼我都有两个担忧,第一火灾第二地震。几百年的皇家宫殿在继续接受新世纪的时间的考验,当然我是希望它能够永存。这里附近也是大大小小的寺塔。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简称加都。坐落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天然屏障为城市遮挡北方的寒风。城市南面迎着印度洋暖流,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平均温度20度左右。气候宜人,阳光灿烂。
在加德满都的日子主要是去逛各种的寺庙和建筑去了。以至于没有太多时间去到它的商业繁华地段去看它的现代生活。但是只要车开车市区,看到的楼房大部分都是红砖在外,不知道是不是一种习惯?还是因为经济?就像中国最早的红砖房。以至于看着房屋都像没有完工似的。得闲去了一家吃尼泊尔餐的当地餐厅。餐厅很有中国80年代的感觉,装潢特别像朝鲜民俗风情,倒奶茶的服务员的技艺了得,那个倒奶茶技艺跟成都老茶馆那种一米多长的老茶壶倒茶水技艺如出一辙,那种涓涓细流到杯中,刚刚好形成了杯面的张力,不多不少,相当惊艳!我不得不多喝几杯,不是我喜欢喝,是想看这样娴熟的技艺多表演几次。
尼泊尔旅程更多的是当地风俗,比如这里的女孩子很小就要成婚,而且第一次结婚不是跟人,给一个物件,就抱着成婚了。当然那天就是一个仪式,有很多人穿盛装出席,而我也遇到了这么一出。活动当天她们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红色。一堆女性围坐在一起,中间是那个小女孩,小女孩拿着一种跟她结婚的物品,几岁的孩童眼神中充满迷茫。大人们在嬉笑着,也许跟中国一样,红色代表着喜庆。这里庙宇中会有很小的小女孩被选做活女神,双脚不沾地,每天早上都要穿上朝拜特定的衣服,在额头上画上“火眼”。几岁的孩子每天长时间坐着接受别人的朝拜,必须耐得住寂寞,可毕竟是孩子。虽然这个活女神有很多种解释,不管何种,都不太仁道,在此略过。但是现在的库玛丽也就是活女神已经在孩子家人的要求下可以学习。而信徒们也没有特别多愿意用女儿的幸福去换这份荣耀了。
尼泊尔的一切就像一个过去的传说。但是它就在现在。你有想像过每一天一大早就看到无数蒙着面纱的女人,穿着大耳洞的银色耳环,顶着罐子到集中取水点去排队,那一点点的饮水点的水管,估计半小时分钟可以灌满一桶水。妇女承担着这样的取水工作,带着孩子,在那附近有无数多天真的孩童在玩耍中等待自己的目前取到水回家,而一看到陌生的外国人,这些小孩子一个个伸出带着泥土的手向外面的人要着钱或者什么。祈求可怜的小花脸伴着那个清澈的小眼神。他们从来不会偷或者抢游客的东西,你完全可以跟他们聊天。即便你什么也不给他们也不会不礼貌。他们的大大的眼睛,好看的轮廓,长而翘的睫毛,但是可能脸上有泥巴。那种天生就在祈求什么的小眼神每次看到就扎在你的心里。每次我都准备好些吃的,后来实在没有,只能很不好意思的给他们摆手。
在山上的路上,时常会碰到很多的信徒活动,中午他们会在一起聚餐,席地而做(真的就坐在地上),中间的塑料材质的垫子上铺满了混在一起的食物,我有点分不清楚什么是什么,但是肯定会有黄色的咖喱,酱汁混合的东西,他们用手抓起来分食,汁液从手指缝流出来,但是不影响他们的食欲,真的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以至于后来印度的朋友跟我讲,虽然他也会用筷子,那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以及参加外交活动,在家依然使用手抓,倘若不用手,哪怕吃的再饱像是这顿饭没有灵魂一样。后来我才明白,因为他们认为食物是神赐予的,用手吃饭是对神的尊重,而且一定要用右手,因为右手是洁净的,是可以触摸神的。而左手呢?暂且打住,说了便更没有食欲了。
说到尼泊尔最让我倾心的应该是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对面看日出。加德满都以东30公里的纽瓦族村庄纳加阔特,这里海拔2000米,素有“喜马拉雅雪山最佳观景台”之称,可以看到壮美的喜马拉雅山日出,日落。上山的路并非柏油马路,比较多的泥路,小路,路况像是在偏远三区乡下山路,当时路上小雨,还在想这样的天气坐这么远的路程还是冬季能有好运气看到那么美丽的日出吗?据说许个愿望会实现。抵达没多久雨停了,而此时已经是夜幕降临。在这座山林里的酒店,里面居然别有洞天,像极了现在兴起的民宿,明明是星际酒店一般的档次:带狼牙齿般的房门钥匙,像兽皮的房间装饰,齐全的配备,暖气,舒适干净的拖鞋。在这样的山林里的酒店居然好过我在城市里面的酒店评价。晚餐是自助,各种热腾腾的食物,还有红酒,啤酒,各种饮料以及当地的特殊食物,虽然坐车疲乏,但是洗个热水澡去除寒气,吃完晚饭,端上一杯红酒跟朋友坐在屋顶露天的咖啡厅,与远处的喜马拉雅山对酌,看着远处加德满都城市里星星点点亮着的灯光,虽然有点冷,但是真的很愿意在那样的场景里,远离自己生活的城市,再远离这座陌生的旅行的城市在远处端详它的夜晚的美貌,手里的红酒成了温暖未来人生的动力的来源,原来,高晓松曾提及过的诗和远方,真的存在。也许此刻也许就是。
第二天清晨,醒了几次,想五点起床,天气阴,继续睡,6点外面雾蒙蒙,再起床已经是早餐时间。山里的早晨雾大,披上披风,呼吸着树林的味道中间参杂着一丝喜马拉雅山的冷气,雾中的喜马拉雅山脉更加神秘莫测,也许,我爬山之意不在日出,而在乎山,跟她遥遥相望。希望她可以看到我,看到我曾经来看过她,与她对面而立良久。喜马拉雅,我见或不见你都在哪里,我在也好,我不在了也好,你依然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