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钱,还要那么拼命,为的就是看见人生中最璀璨的风景。
-----猫小鱼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毕业(从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开始算起),一转眼过去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正好也是我加入四大的大致时间,只想说My dear,你怎么过的这么快。
细算下来,加上大四实习的时间长度,我在北京已经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实习公司换了几家,丰富的接触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作,好在最后的就业关头,找到了一家两情相悦的归属地,7月入职报道。四大的名气不小,我不认为这是什么的象征,但是我为在这里工作而开心。
培训我的经理是一个从澳洲留学回来的北京女孩,长相年轻甜美,导致我最开始见她时觉得她20多岁。经常站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总而言之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女孩的形象。尽管现在已经站在高级经理的位置,工作娴熟,业务能力强,但是她对待工作依然十分投入,我已经默默的把她设置成了我的偶像。或许刚刚跨出校门的我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一定要在职场中找到一个定位,把那个人顶礼膜拜方能取得进步。
不只是我的经理,我身边的好多同事,并没有因为是北京小孩,就倦怠工作,得过且过,相反的,他们比我们这些孩子更勤奋。最近我一直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他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没有户口的问题,没有孩子上学事宜的重担,但是他们依然那么努力?就在今早,我突然之间想到了答案。
每个人都有一种“优越意识”,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从优心里”。这些孩子出生在北京,从小接触的环境和教育要求他们独立自主,具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接受的文化熏陶也比我们要来的强烈。
当我们还小,在大街上无忧无虑的疯跑傻玩的时候,他们在学习击剑舞蹈,亦或者是钢琴画画;上初中,我们才接触英语这个神奇的物种,他们已经单词熟练,练习造句,更有能力者已经可以自由无缝的和外国友人自由对话;到了高中,我们埋头在题海战术里,课业之外的休闲就是同学之间的你和我好,我和你不好,转头继续穿越题海,他们却为了能出国上Top大学做各种社会活动积累经验,学习雅思托福考试像个本地人一样的说英语,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外国小伙伴称兄道弟;到了高考的这一刹那,我们的目标是冲击中国的“清华,北大”,他们的目标是冲击世界的“清华园,北大阁”;转眼到了大学,我们埋怨学校的不好,醉生梦死,打DOTA,玩魔兽,他们穿梭于各种的社交酒会,拥有清晰的发展目标......渐渐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了。
正是由于他们从小接受的这种精英教育,培养出了他们的眼界,知道想要拥有高品质的教育和生活,需要不断的努力,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越有钱的人越有钱,这种思想已经养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鞭策着他们不停的努力奋斗。
反过来看我们,因为感觉看不到成功的彼岸,尝不到成功的乐趣,多少次半途而废,总是发奋,却总是坚持不了几天,最后只能抱着西瓜,泡着肥皂剧,却还在羡慕嫉妒着别人的生活。
相信每一个出来打拼的孩子都会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可以在城市生根立足,长成一面旗帜,为了保护从小给我们关怀呵护的爸妈,为了让自己可以生活的充满优雅,为了遇见那个生命中的爱情,更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们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奋斗着。
有钱的人都在拼命,没钱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拿出10倍的勇气拼老命,才能缩短差距呢?愿不远的将来,你能衣着光鲜,举止优雅,可以做到我有钱,但我还是要拼命,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所爱,这种生活方式,是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