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想要脾气好,最好多读书
书读多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读过大量文史哲经典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平静或者祥和的感觉。倒不是因为这些人有多英俊或者靓丽,而是他们最终大多长出了一张“一看就不怎么生气的脸”。所谓“相由心生”,有这样脸的人,往往让人心怀敬意——平静祥和的容貌无声地告诉周围的人,这人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而且正确地认知和运用了这些人生经验。
读书多了,开人眼界,让人心安。读经典小说,你可以体会到自己这辈子都无法亲历的人生;读哲学 ,可以让人思考自己原本可能不会去思考的“终极问题”;读历史,可以汲取过往经验的同时,看到今天所谓的“理所当然”究竟如何成为“理所当然”……这里的读书“多”,不光是数量多,还要种类多。当数量和种类都达到一定程度时,你将有可能看到各个领域背后共通的某些东西,看到世界的“复杂”,知道了自己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做到“见怪不怪”。而“见怪不怪”恰恰是“包容”的条件之一。而只有做到了“包容”,才能最终“心平气和”,也就是所谓的“脾气好”。
六、通过“阅读”来获取经验是最可控的方法
如果只是单纯地“开拓眼界”、获取经验,读书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听别人讲述或者亲身经历都是获取经验的途径,而且这些途径的学习效果可能比读书要好得多——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可以刻骨铭心,终身不忘;听人讲述,讲述者的个人情感和也可以让听者对讲述的内容印象深刻……此外,“读书”这种方法并非适合所有人,至少有阅读障碍的人就不适合读书。
但即使如此,你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相对于亲身经历,我们只能过一辈子,以特定的身份、在特定的环境中获取有限的一手经验;而其他获取二手经验的方法,目前看来,对时间和场所的要求都比读书要高、速度都比读书要慢——上课要有老师,看视频、听音频要没有噪音。只有书籍,不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都可以找到便于携带版本;而且只要阅读理解能力够强,掌握同样的知识,阅读速度会超过人讲话的速度和视频播放速度;只要心够静,你可以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随时进入阅读状态。
阅读,相比于其他获取经验的方式或许有各种不足,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唯一“操之在我”的经验获取途径——获取经验的数量、范围、速度,只要你愿意,都几乎是“无限”的,至少远远超出其他途径。
七、看书不挑食
(一)看不同领域的书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不带任何其他目的去读书,那当然可以只读某个领域的书,而对其他领域的书毫无涉猎。但一则多数人读书的动机并不单纯,多多少少都是想要解决实际问题;二则所谓“兴趣”和“好奇心”往往很难分开,而“好奇心”往往超越个人已知的领域而指向未知;三则当今社会强调“通识”,很多“知识”本身已经超出了单一的学科范围,属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因此,不论读书的目的是否功利,最终都应该“把书读杂”,而不是画地为牢,只看某个领域的书。
“读不同领域的书”,重点在于“读自己不熟悉、不了解、不擅长的领域的书”。要发现自己对某个领域“不熟悉、不了解、不擅长”,方法有很多,这里只说一种:有意识地选择自己上学时的薄弱学科相关的书来读。学习某种学科,最关键的是学习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在上学期间某一学科成绩相对较差,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自己不擅长的学科领域,可以先找一些易懂的通俗读物来读。例如数学不好的话,就可以先试着看看《从1到无穷大》或者“牛津通识读本”中的《数学》。
(二)“经典的”和“通俗”的
在部分读书爱好者中总是可以看到一条若隐若现的“鄙视链”:读经典作品的看不起读通俗书籍的。例如,同样是读心理学书籍,读《拖延心理学》(简·博克和莱诺拉·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的就可能看不起读《每天懂点心理学》的,而读《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著,第十九版,是心理学专业的教材)的又可能看不起读《拖延心理学》的;在不同学科领域也是如此:读哲学、历史的人可能会有针对不读这些学科书籍的人的优越感。
作为一个为求知和好奇而读书的人,我们是反对这些优越感的——知识关键在于有用,而不在于“看上去是否高级”。但这种鄙视链的存在,多少说明了一些事实:某些方面的问题,对“人”而言更为长远、更为关键、更为重要,而且这些问题,答案很可能只存在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而想要得到这些答案的精华,又必须去看这些学科的经典。此外,很多“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光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更是因为它们的“普适性”——首先,所问和所答的问题,可以说和所有人相关,超越了特定的群体和特定的时代;其次,学科障碍很低,读者不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只要有正常的理解能力,都可以读懂这些书。
因此,阅读进阶的路上,往往是从“通俗”入门,最终到“经典”。
(三)教材
教材,是用来学习学科知识时入门的;教材将知识按照一定的体系编排,而且只要是稍微负责一点的编辑,大致都会由浅入深地介绍学科的知识。因此,如果想要系统地了解某一个学科的知识,也可以试试读教材——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其他的书籍很难比得过教材。
可能不少人对“读”教材这个说法有些不适应——教材这东西不是用来“学”的吗,怎么就变成“读”了?
一般来说,“读”和“学”的确对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读”这个字一般和“轻松”、“休闲”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外力强制,我们一想到“读”书,就是小说、杂志、网文,在“读”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喝着咖啡、品着茶;即使是读经典著作,那也是我们自愿的,表明了我们的兴趣和追求。而一提到“学”,第一印象就是课堂、讲义、作业……,多少有些“不自愿”的味道。
但是,换个角度来想,既然大家都是冲着“知识”去的,那么所谓的“教材”不过就是体系性更强一点、内容更加干货一点,因此导致的阅读强度更大一点,本质上,教材也还是“书”,而你也还是在“读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