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扯一些无聊的话题,我要开启我的碎碎念模式了。
这几天因为关注的好友突然多了好多,所以很是诚惶诚恐,每天的留言基本上快要奔百去了,我每天半夜的时光里,一边听歌一边码字一边回复留言,看到触动的时候会静静地哭一会,然后抹干眼泪,继续敲打键盘。
我逐渐发现大部分的留言,除了关于职场、爱情、读书以及一些价值观的探讨以外,还多了一些人问我说怎么练习自己的文笔,每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灵感,能不能给一些写作的建议?
其实说到这一点我真是没有半点资格来说这个话题,从小到大,我做读书笔记,语文课的时候各种命题作文,到大学的时候学习采访写新闻稿,我一直都处于极度的不自信中,因为总会有各种人告诉我「你这不好你,这该怎么改」于是进入职场以后,我每次上交一个报告交一个文稿,别人让我修改的时候我总是虚心接受,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经验的确不够,对产品的描述一类的也不够,所以我愿意接受一次又一次的修改。
我的设计师朋友有一次做了一个实验,她把做好的一个海报版本交给领导过目,领导说这不好那不好,前后修改了不下十次,后来快接近下班了,领导就说把这些版本全都拿出来我挑其中一个定稿吧,于是设计师调出了十几张图,领导浏览全部,最后挑了一张认为合适的。
这时候设计师说了一句话,老大,这就是早上你看的那第一版呀!
领导脸一绿,扮了一副无语的表情,然后说,你这兔崽子再说实话我就开掉你!
啧啧,遇上这么好脾气的领导,你也没有办法生气了不是?
这是发生在我职场上的一个真实段子,于我自己而言,每次需要写一些文案或者软文的时候,也总有领导觉得不满意,我也不会争辩,于是修改出几个版本呈交上去一一审核,最后的结论你也知道,大部分的结果还是初稿最后就变成了定稿。
我不会纠结这个事情,就好比我们谈恋爱,总得寻寻觅觅遇上几个才能对比出前任有多么极品或者是有多么难得,生活的一切乐趣,就存在于这个摸索对比跟不断揉碎了再重来的阶段里了,更何况工作只是我们生活其中的一小部分状态而已呢?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报社的总编辑在我的朋友圈发了一句话,他说新闻采访写作的境界有三个,从不自不觉,到后知后觉,然后是先知先觉。
这种感觉好比王国维先生描述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些年我也似懂非懂地用自己的理解其中的奥妙,或许是我的见识太短,所以总是基于皮毛的理解也就算了,但是这不妨碍我在工作当中告诉自己,要不断的练习练习,那样笨鸟也可以有一天赛过骄傲的老鹰。
可是我今天不是来小资逼逼的来探讨《论写作的养成技巧》的,我要说的是,是我关于码字的另一种领悟。
很多人知道我运营自己这个公众号就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故事来听,也找不到想看的话来感悟,于是我自己就试着写写看了,其实要知道我现在每天回去翻自己上个月甚至是上个星期乃至昨天的码字,我自己都觉得写得幼稚可笑以及很烂很烂,但是我不会再很「作」的觉得羞愧不已,相反,我会因为自己每天的这种小进步而高兴。
我一直说过我很害怕时间的流逝,所以我的很多故事里都有怀旧的元素存在,但是我最最感恩的也是时间,因为它是唯一能让我愿意对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动力。
比如说我不再因为自己写的不好而难过,反而为自己每一天思维的多一点格局提升而庆幸。
比如说我不再因为别人觉得我的某些观点不认同而彻夜难眠,因为我知道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理解角度不一样,而且他们不认同的只是我的观点而已,跟我这个人本身没有关系,更何况每个人的价值观总是在不停地进步跟重建的,所以包容他们的不一致,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包容我过去自己的不足与幼稚罢了。
完了,我发现扯远了。
回到主题上,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故事素材可以写,这点我可以说一说。
一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想当一名记者,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做种种发问,虽然我现在没有成为记者,但是我一直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就是带着问题去跟别人沟通交流的,哪怕是朋友们的普通聚会,一旦听到我喜欢的故事,我会引导他们跟我讲下去,慢慢的所有的细枝末节就完整了。
二是因为我自己有个习惯,就是随时随地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出门,什么时候遇上灵感了或者很感慨的事情了,我就先写下三言两语,每隔一段时间会回翻一下,看看这些故事点此时此刻还能不能回忆得起来,可以的话就可以码字出来了。
三是我自己也会运用一些手机工具,遇上触动心底的话会粘贴到便签里,遇上好的一段文案会截图保存,我始终觉得,如果这些文字都不能说服我打动我自己,那么我哪里来的初心跟动力记录下来,更何况是给越来越多的人看呢?
四是很多人问我的故事从哪里来,我说简单得很,吃一顿饭就可以了,甚至是每天上下班路上听到别人的对话,中午跟同事拼餐的时候聊天,就更别说自己看书和出去旅行的灵感了,或许是我本身是个敏感的人儿,因为对很多东西太计较,这样反而我能顺口就说出很多感慨,这也是我的女生朋友们愿意跟我说心里话的原因,于是如此良性循环往复,我不就有了更多的故事了吗?
下一个议题,是说说我码字这些日子的一些感悟,就当啰嗦几句吧。
当学生的时候,工作的时候,我是一个收束于种种规则的写命题作文的孩子,但是我特别感谢互联网,有了博客、微博还有如今的微信平台,使得每一个小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也是因为处在这个时代中,你会发现,除了那些违背法律道德或者人身攻击的话语,只要你愿意写一写自己的任何文字,就一定会有人喜欢这个世界的你。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小到大,我发现无论去到哪个学校读书,班上的同学总是分那么几种,同样的道理,到了社会进入职场也是,无论你换多少份工作换什么样的环境,最不变的,还是那群上帝已经分类好了的人。
当我有天发现这个对于我而言的「惊天秘密」以后,我就不再害怕了,我于是坚信,在属于自己的这么一个相对自由的码字角落里,总有喜欢我的人,也有不爱的人,我不需要刻意讨好所有人,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我居然学会了如何规避那些不爱我的人,这一点对于以前老好人的我,真的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去摸索。
对于我而言,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除开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我更喜欢记录细水长流的生活本身,因为再大起大落的人生,终究最后你会发现,那也比不过你妈做的那一碗炸酱面或者那一道私房菜会让人来得感动和回味。
最近有平台邀请我做专栏供稿人,需要我写一段自我简介,我想了很多词语来形容自己,我不是作家,不是撰稿人,我是一个码字工人,不,一个码字女神经而已。
哎,别人都是往逼格里包装,我非得把自己往土里了整,我也真是够拼的。
如果你非要我回答一句,每天写这么些又臭又长文字的意义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总有一天我会老的吧,当我手脚不方便不能走路躺在床上的时候,除了继续看那个时代的最新美剧跟综艺节目之外,晚上也总得看看自己的过往文字吧?
别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感慨万千,我回望自己的一生呢?不用回望,都写在这只字片语里了,视力不好,让我孙子念出来就好了。
嗯,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愿有岁月可回头。
期待更多的互联网连接,让我认识键盘那边,更多有故事的你哇。
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