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金艾琳
B站新出了一个视频,名字叫《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视频开头写到这次演讲收集了全国各省市955名初中生,短片一开头,快速闪过的是学生们写的同名作文。之后,是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我不想成为的样子,不想做非黑即白之争输赢的人,不想做浑身带刺的人,不想做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人,不想做隐身的人,不想做油腻的人,不想做没有教养的人,不想做不爱国的人。。。而最让我感动的,是视频的结尾,那句:当我变成父母、师长、前辈的时候,希望我的孩子对我说:“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这是一句多么让人振奋的话,这证明了你一定过的很让人羡慕,你也一定很自豪自己的一生,你不一定很成功,但你有原则,你不一定是个英雄,但你有担当,你不一定什么都做到最好,但你拼尽了全力做自己。
最近特别火爆的电视剧《小舍得》,讲了小升初家长的焦虑,衍生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电视剧拍摄的很真实,所以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甚至很多还没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也隔着电视屏幕,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困局和焦虑。我们的焦虑越来越提前了,原来的家长焦虑孩子高考,焦虑找对象,现在的父母,从小升初、从幼儿园、甚至从胎教,就开始焦虑孩子的未来了。因为社会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害怕孩子走自己失败的路,害怕自己的教养不够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害怕自己的教养哪怕有一点点的失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的样子。
父母,习惯了为孩子付出,却总是忘了,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孩子也会成为最好的他们。父母牺牲金钱,牺牲休息时间,牺牲面子尊严,能牺牲的都牺牲了,只是为了给孩子铺垫一个好的未来。父母口口声声都是:我为了你,如何如何。貌似是在讲述自己的不易,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殊不知,就是这样的牺牲,给孩子巨大的人生枷锁,他们眼里的父母,卑微、可怜、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眼里的父母,并不快乐。而这样的父母给到的爱,沉甸甸的,压在这一代孩子身上,压的他们很难受。因为他们懂得家长的不易,所以他们拼尽全力,目的是为了不成为父母这样的人。
曾经有同事,讲述他的成长,说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很穷,但父母都很开明,从小到大跟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离开这里,不要像我们一样,一辈子过这样的苦日子。后来,他真的上了大学,考出了那个小县城,现在也在努力,想办法让自己的父母离开这样的生活,过的更好。我们看得到他一路走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是孝顺的,所以他还在努力改变着家庭的命运。后来,他有了孩子,由于焦虑,害怕孩子不争气,最后又回到过去的老路,他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花最高的价格,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他的女儿,也因为知道父亲靠自己打拼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所以很乖巧懂事,也很努力,只是他从来没有开心的笑过,因为他不敢快乐,他快乐了,他的父母就会焦虑。
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再次创新低,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经济压力,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有目共睹,但越是生活好了,生孩子的人越少了,这背后反映的精神压力的巨大,恐怕只有我们深陷其中的每一个人切身能够感受到。
突然想起了张德芬曾经在书里写到的:
送给亲人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去经历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而不是由你来负责。
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活自己的人生,我们努力没有错,但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也要过多的干涉和限制,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深思的。只有我们自己活得精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才能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拥有榜样,成为他们自己。
你想成为你父母那样的人么?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你的样子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