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被反复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变认知的干预方式。
四天干预法
介绍一下Jamie Pennebaker的实验,实验参与者分为两组,连续四天写日记,每天15分钟,写下自己最难过痛苦的经历。对照组随便写任何东西,干预组的日记有以下要求:
①没有人会看这些文字,绝对私密;②不必在意句子结构,连贯性,想到什么写什么;③写什么都可以,但一定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最好是你从未跟别人讲过的事;④写下你当时的经历,当时的感受以及现在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⑤可以四天重复写一件事,也可以写不同的事。
可以看到,日记中包含了ABC三项。A,affect,当时的感受也就是情感,这是我们行为的动力;B,behavior,当时的经历也就是行为;C,cognition,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就是认知。下面这幅图是实验结果。
参照组的焦虑水平一直没有变化,而干预组在写日记的四天中焦虑水平持续上升,第四天达到顶峰。但奇怪的是在这之后焦虑水平会下降,大概一个星期以后降到原来的焦虑水平之下,并且稳定在新的焦虑水平上。
实验跟踪了实验参与者长达一年的时间,一年后干预组的焦虑水平依然稳定在这条新的线上,并且干预组生病看医生的次数少于参照组。
干预组的人变得更乐观、积极。这是因为首先,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共用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当我们压抑消极情绪时,积极情绪的流动也会不通畅,处理消极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受积极情绪。另外,压抑一种感情会让这种感情加强,考试前越想着不要紧张就越紧张,越压抑痛苦就会越痛苦。
实验结果有性别差异,相比女性,男性在这个干预上获益更多。原因很简单,社会文化不包容男性的倾诉。男人要面子,而女人在日常中更容易表达自己,获得支持。但女性在这个实验中同样获益良多。相类似的研究还表明婚姻对于男性的帮助大于女性,因为女性本来就有社会支持,很多男性在结婚之后才第一次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全倾诉的对象。
这项实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中国、日本、墨西哥、阿根廷,美国、欧洲等很多地方被验证过,短短四天的简单干预,就可以增强人的心理和身体免疫系统。
我自己在今年4月份体会过这个干预方法,一打开泪水的阀门就收不住,所以我实际上每天写了大概40分钟左右,当时什么感觉都没有,但半年后的现在想来觉得很有效果。因为当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写下的那些扎在心头的事,现在想一想都觉得都已经过去了,如果今天再去写经历中最难过的事,我会写其他的事,这四天帮助我消化了对于我来说内心深处最痛苦的事情。
四天,每天15分钟,加起来总共只有一个小时,却能产生这么持续稳定的效果,推荐朋友们试一试。(提醒一下,一定按照干预组的日记要求来写。)
这个实验反过来也进行过,Laura King让实验参与者连续3天,每天15分钟,写下生命中最精彩的瞬间,最甜蜜的回忆。坠入爱河、感动自己的一首歌、一幅画等等,尽可能详细的重现当时的情景,感受当时的感受。
实验获得了同样的效果,仅仅45分钟的干预,可以让人更健康快乐,增强人的心理和身体免疫系统。小提示:只写感受和经历,只是重现自己的幸福快乐,而一定不去分析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快乐。写消极的事情要写ABC,情感行为认知,写积极的事情只写情感,科学研究表明分析快乐会让我们失去快乐。
关联性
Pennebaker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在这个干预中获益最多的人是使用了一些领悟性词语的人。比方说,在第三天的日记中写到,“现在我明白了”,“现在我懂得了”,“我忽然意识到”,使用这些词语次数最多的人就是实验中收获最多的人。支离破碎的片段通过领悟性的词建立起了连接,当自己的经历不再是一个个零散的、痛苦的碎片,而是一个立体的故事,一个整体时,人就有能力面对它,这也是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人的原因之一。
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Aaron Antonovsky从三个方面阐述过关联性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第一,理解能力,领悟力。关联性帮助一个人理解这个世界上的困难、挫折、生活的起起伏伏、及其他各种事件。第二,管理能力,控制能力。我可以用我的内部和外部资源处理这件事,培养一种可以处理突发事件的自信。第三,寻找意义。夫妻之间的争吵可以让双方更了解对方,眼前的失败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日记包含了关联性的这三个方面,这也就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写日记可以这么有效的改变一个人。
开始写日记吧,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幸福的习惯。我从9月份开始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后来想如果这些文字可以帮助一些朋友,也是一件好事情,这就是我现在的《幸福课》笔记。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9点到12点是写作时间,一边听课,一边回想自己的所有经历,把这些经历串联起来。两个月来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写日记给我带来的变化,这些文字让我非常开心。
从ABC,情感、行为、认知三个方面总结一下改变这个主题。
ABC之间相互影响的。对自己的评价低,低自尊通常会让一个人碌碌无为,而碌碌无为反过来会加重一个人的低自尊,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处理不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也可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我认为我自己可以做好,做事情时充满动力,做的多,收获也就多,因此也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
我们可以从ABC的任何一个方面来改变自己,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来改变自己。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人有社交恐惧症。情绪上的改变可以选用药物治疗或者是冥想瑜伽的练习。行为上的改变可以是锻炼身体,可以是采用认知暴露疗法,可以逐步地将自己暴露在产生恐惧的刺激物面前,现在家门口溜达,一点一点的扩大活动范围,最后再去商场等人多热闹的地方。认知上的改变可以进行想象练习,因为大脑不能区分想象和客观现实,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我有没有夸大什么事实?”,“我是不是进入了隧道视野?”,“我是不是在编造,虚构事实?”
最后,改变的结果只会给我们短暂的快乐,享受改变的过程才会让我们真的找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