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学习打卡:
我们为何有无意识?
但我们绝大多数大脑活动和心理活动都是无意识的,无法察觉的。
所以问题聚焦变为:为什么仍然有部分大脑活动,心理活动是有意识的,而关于有意识性的言论很具有煽动性和有趣性,无意识何以进化?
无意识进化——欺骗(deception)
人类的欺骗行为:我们不断地用心理,行为和动作去哄骗他人相信那些虚假的事情,例如我们总是试图欺骗他人,使他人相信我们比实际更加强壮,聪明,性感,更加可靠,更加值得信赖等等——尽力使积极形象最大化,即使呈现的形象是虚假的。
欺骗检测机制(detection mechanisms),最好的谎言是能够骗到我们自己的谎言。一个谎言高手对自己的谎言深信不疑。
例如:
1、演员表演。
2、无意识动机的解释,某些动机和目标,尤其是那些邪恶的动机和目标,最好是无意识的。因为如果个体察觉不到他们拥有的动机和目标的话,这些动机和目标就不会被他人识破。
B. F. Skinner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早在他提出理论之前就已经存在关于行为主义的讨论,他整理,拓展,科学地发展了这些观点。
一、行为主义三大观点:
1、非常强调学习
你的知识,你的一切都是经验的产物。
Everything you know, everything you are, is the result of experience.
人性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人性是具有无限可塑性的。(infinitely malleable)
2、反心理主义(anti-mentalism)
认为内心活动,如欲望,意愿,目标,情感等等都是不科学的。
3、生物种群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
通过研究非人类的动物来探究人类问题。
【对行为主义的反对】
1、先天知识和先天欲望的存在
(语言学习,性偏好发展以及物质客体理解的发展)
2、谈论心理并不是不科学的
科学研究的有不可预测的东西,内部机制和内部表征也可以解释复杂的行为。
3、动物真的需要强化和惩罚才能进行学习吗?不,奖励有帮助,但并非必须。
二、三个学习原则
1、习惯化(habituation)
定义:由于重复暴露在刺激环境中,而造成对该刺激反应倾向的降低。
习惯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适应机制(adaptive mechanism),可以让你注意到新鲜事物。
能够注意到新鲜事物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确定它是否对你造成伤害,需要确定如何处理这个新鲜刺激。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学习,通过经验改变你思维方式的一种学习方法。
应用:运用习惯法去研究不能说话的婴儿的心理发展等等。
2、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定义:在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刺激之间形成联结。(不自主的)
Ps. 刺激(stimulate):环境中出现的事件,例如味道,声音或景观。
*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会引起无条件反应(本能)
*条件反应: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
如果不强化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联系,就会退化,但也有可能自发恢复。
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重复联系,产生转移,例如,被狗咬而害怕狗的例子。
*争议性:
解决:把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分开。
系统脱敏疗法:将你暴露在引起恐惧的情境下,同时让你感到放松,所以你用更加积极的感觉替换了经典条件作用造成的厌恶性恐惧。
恋物癖是简单的经典条件作用的结果。
从恐惧的原因等消极联系,转移到关注积极的联系。
*现代主流:
信号(signal):准备过程,即将发生什么而做出的反应;正如“反应“是对刺激的一种准备过程。
3、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定义:在学习行为与成功或失败程度之间的关系(自主的)
效果律(laws of effect):行为倾向随奖励而增加,随惩罚而减少。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引导:行为塑造,对接近行为进行奖励。
“部分强化效应”(the partial reinforcement effect)强化行为不经常出现,根据不同的时间出现,间隔一定比例才给予奖励,不进行连续强化,间隔强化会使行为持续时间更久。
强化物的作用:在强化消失后也会发生消退,如果有关的反应是经过经典条件建立的,那么强化物消失后,必需重新建立这种联结,重新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