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梳理:本书作者将其分为八个部分:整个世界是块大荧幕;什么是新时代的“素养”;大脑最先看到影像;观众的进化;影像是一桩大生意;影像时代的语法、节奏和韵律;青少年教育离不开“视觉素养”;影像时代的生存指南。
这本书认为影像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在教育当中有巨大作用的形式,而不仅是传媒领域的一种媒体形式。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序言中说到,电影、广告的影像伴随着文化的起伏,人们的视觉素养需要重塑。作者阿普康从一个电影爱好者和教育热心者的角度出发,认为,随着影像形式和内容的拓展,批判性地解读视频并有效运用影像叙事语言,变得日益重要。在2015、2016年的两部纪录片作品中,阿普康实践了书中得出的结论,为观众营造情感空间。本书的分析始自对新媒体时代图像传播规律的研究、重新定义影像时代的“素养”、研究大脑对影像信息的感知,随后探讨了观众、影像传播产业、影像制作幕后工作和“视觉素养”教育的发展。
摘抄与思考:
史蒂芬·阿普康正文开头就提出:“整个世界就是一块大屏幕。”各种屏幕所呈现的,虽然也有文字,但更多的是图像与影像。即使是文字,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字,而是或多或少图形化、图像化的文字。我们目力所及,真可谓“满园春色”,只不过这“园”不是庭园而是屏幕,这“春色”不是实景而是影像。正如纸张是文字的绝配,如今的屏幕则是图像的绝配。数字化时代的人,过的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屏幕生活。手机、手表、电脑、电视、墙壁都是屏幕,每天睁开眼睛,迎面而来的是屏幕;每天合上眼睛,送我们入眠的也是屏幕,甚至我们走在街上,高楼大厦的外立面也是屏幕。
文字作为主导性媒介已长达多个世纪,如今这一局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文字依然重要,但图像的复兴既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也是无可阻挡的趋势。过去时代,图像囿于自身和介质特性,不像文字那样易于传播。图像比文字复杂,但在表情达意方面却没有文字那么易用。一方面,不是每个人都能作画和绘图;另一方面,图像在表达连续性的思想和严密的推理过程等方面“力所不逮”。虽然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形象库”,里面存放着数不清的各种形象,但物化的图像则必须依赖于介质,没有介质,形象无法转化为图像。我们可以在地上、石头上、布上、纸上绘图,这些介质在使图像得以呈现的同时,也使图像的流动与传播受到限制。如今则大为不同,首先是介质的电子化、数字化,使得图像的流动、复制、传播前所未有地方便快捷,介质不再是阻碍,而是发射图像的“火箭”。另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如今图像制作的难度大大降低,虽然还不是每个人都能娴熟地绘图,但可以通过摄影和在汗牛充栋的网络图库中提取作为替代方式。图像制作、使用难度的降低与图像资源的唾手可得,也使图像表达的固有缺陷得到弥补,如今我们可以使用图像表达复杂的感情与思想,更可以用图像去讲述故事,图像叙事受欢迎的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文字叙事,年轻一代对视频,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趣远高于对文学叙事的兴趣。
所以,作者提出了他的判断:“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中,人名参与社会、民主和全球经济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变,视觉影像和故事是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核心。”
针对目前的视频的广泛传播,作者提出——人们在发送视频链接时需要承担社交风险。而这就引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视频会广泛传播、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应该利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技巧来宣传视频?
关于素养的问题,作者认为:“我们不可以认为迎合大众口味就代表着缺乏素养,在21世纪,素养越来越多地意味着掌握视觉媒体。”
“但我们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方式与过去脱离,视觉表达作为传播真相的一种方式,正在势不可挡地崛起,因此读者和观众需要新的辨别力:他们要结合怀疑精神和敏锐的判断力,来评估以影像为媒介所展现的观点价值,而不再是评估口头论点的价值。”“视频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性的语言。”所以,作者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抵抗而是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陆机《文赋》)语言和图像构成了再现现实的主要载体,也成为影像技术还原现实的关键性因素。主导影像决定了事件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故事主线,而个体的沉浸性不是单一视角的观看,还有自由视角的读取、参与和联想,这构筑起了影像叙事语言与个体脑神经加工重组的另一个通道,从而消解了故事情节与观众的分离感,在影像叙事的间隙布设下微观的情感空间,这种充盈着个体情感投入与图像叙事逻辑的影像,正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人们的“视觉素养”,影像的表现力、语言文字的说服力、情感交互的感化力,聚合起来将影像故事在虚拟空间里变得充实、饱满而富有情怀。
总结:
影像叙事的力量如此强大和不可忽视,所以作者提出“影像叙事,将超越其他的传播形式,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发生永性改变,不会拍摄和制作视频很快就和不会发邮件一样让人难以理解,我们应该掌握影像工具,让我们成为更加高效、更加高能的员工、经理和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