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讲个人管理的书籍越来越多,各样的理论也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人在欲望膨胀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了要学会控制自己,把注意力集中,更好的发展自身。
所以,对于自控力的追求成为了一种时尚,更催生出了许多书籍和草根达人们,加之互联网的发达,使得分享自控心得变得十分容易,诸如互助小组、分享平台的出现,自控的热潮正越演越烈。
关于自控力,我本人没有正经阅读过书籍,对于管理学,心理学也只是略知皮毛,所以谈不上拥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理论都是实践所孕育出来的,而且往往实践更直观的反映出效果,更易于借鉴,接下来我要通过我正经对于自控力的锻炼经历总结出一些经验。
首先,训练自控力之前必须得确定训练的目标,因为一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这整个过程,说白了就是一条明明白白的线段,终点就是你训练的目标,确立了目标,才能明白训练的程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握训练的节奏。
其次,既然训练的过程是一条线段,那么起点当然也很重要,有时候甚至比终点更重要,因为对于一些行动派来说,只要明白了训练的目的,就可以马上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至于终点,在训练过程中慢慢去寻找也未偿不可,只要在路上,那么就不用担心找不到目的地,如果你问我起点的选择时机,我会明确告诉你:从现在开始!
最后,清晰了线段的两个端点,最重要的部分毫无疑问的是线本身,过程往往是最艰辛的,因为从时间上、精神上、身体上,你都得持续不断的付出,而自控力的精髓就在于——坚持!
理论总是简单的,因为最强大的理论家往往精辟的只需三言两语,但一句话的背后所付出的汗水确实“读者”所不能体会的,只有“行者”才能深领其意,这就是往往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学习”而达到升华的原因。相比起单纯的理论,方法有时候更接实践的地气,便于指导我们的行动,我在训练自控力过程中也找到了几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其一,以一项具体的活动作为训练自控力的媒介。自控力是一种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往往是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的,反过来自然也是相通的,通过一项具体的活动对精神进行训练,比起利用思想斗争来的更直接,也更有效。我训练自控力的方法是跑步,其实一开始我跑步的初衷只是单纯的锻炼身体,但渐渐的我发现跑步对于我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也同时影响了我的精神。大学以前我对于跑步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跑步的过程是很无趣的,尤其是跑圈,面对着重重复复的场景,以及随着时间慢慢疲劳的双腿,精神上自然的就产生了懈怠,有时甚至是厌烦。初入大学,苦于没有锻炼的机会,我开始了每天半小时的“跑步生涯”,一开始,我的情绪一如以往的消极,但转变却在悄然间,我发现精神上逐渐接受了这种节奏,身体爱上了这种感觉,而且到了某一天不例行公事就浑身难受的地步,现在想想,这个过程可能就是我在“无心插柳柳成荫”中训练出了自控力,而且在跑步中收获的精神力量感染到了其他日常行为:学业上、交往中、工作里,使我获益匪浅。而训练自控力的方法不仅限于跑步,你的计划还可以围绕着读书、演讲、背单词、唱歌等等,这其中的“附加值”还在于:你学会了某一项技能,可谓一石二鸟。
其二,反复的心理暗示。虽然行动上的增益效果直接而有效,但精神力量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心理上的强化,如果说行动是外,那么心理就是内,内外兼修方可事半功倍。在懈怠时提醒自己坚持
,在困难时提醒自己克服,在挫败时提醒自己
振作
,只有无时无刻都能从心理上武装自己,才能抵制住诱惑,坚持前行。道理很简单,方法也很容易,反复是关键。
方法有二,多而不精。而且,最有效的往往最简单,在这里我也想针对“结伴而行”的方法说出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结伴训练往往可能易于坚持,由于人与人直接天然的帮助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在相互督促和相互较劲中训练效果往往会很不错,但我的经历告诉我,这样的效果并不持久。因为在训练中你无形又染上了另一种“病”——依赖,而我们训练自控力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强化我们个人抵抗外界的能力,如果你在练成自控力的同时又产生了对外界的依赖,未免有种“放下屠刀,立地成屠夫”的尴尬吗?所以我的建议是学会一个人去训练,一个人去坚持,一个人去忍受,最终你学会的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依赖于你内心。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要远离人际交往,而是对于训练自控力这件事而言,独自面对要更合适。
以上仅代表一家之言,而且是野路子,仅供参考,如有雷同,那这巧合未免有点悬。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欢迎订阅:mabulimantou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