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男人是下半身动物,女人不是么?
2、是人驾驭马还是马驱使人?
3、大多数人的聪明,不是人的聪明。
4、爱,其实只是一种动物本能。
5、没有谁是真正自觉的。
6、是“人大于马”还是“马大于人”?
半人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怪物,他们上半身是人的躯体,下半身则是马的身体。半人马往往代表着粗野、狂暴,然而,我认为,半人马的形象并不仅仅体现出兽性,而是同时代表着人性和兽性。
上半身代表人性,代表社会,代表协作,下半身代表兽性,代表自我,代表自私。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但是我觉得,骑象人和大象的比喻,远不如半人马这个形象更加形象和生动。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在本性上都是具有两重人格,一个是上半身的符合社会化的人性,一个是下半身的符合动物化的本能。我们接下来详细谈谈。
一、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女人不是么?
曾几何时,网络上流行一个说法,说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说男人如何粗鄙、兽性,而女人是上半身动物,如何优雅,如何文明。这种说法其实误导了很多人。我也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分析说其实女人也是下半身动物,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我学习心理学很多年,也观察生活很多年,我觉得,其实,男人女人都是下半身动物,只不过,男人显得更为直接、简单、粗暴,而女人则显得更为委婉、更为含蓄,在良好的氛围下女人也会展现出动物本能。男女的这种区别,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说,男性是目标性动物,狩猎动物,而女人是穴居动物,安全感动物。所以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本质上,男人女人都是下半身动物。
下半身,代表了吃、喝、享乐、贪婪、好色等等。
二、是人驾驭马还是马驱使人?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看起来是人驾驭马,但是人对马的驾驭是相当有限的。这个问题上,骑象人的比喻更为贴切。骑象人代表理智,大象代表潜意识,代表本能。事实上,大象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有骑象人奈何不了的时候。
很多人总是一味强调理性,忽略本能,这是不对的。在发展心理学中,关于人的成熟阶段就描述为感性----理性----智慧。智慧就是兼顾理性和本能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方法,这是人的最高认知阶段。我认为,不存在谁驾驭谁。作为人,总是喜欢看得长远,看得开阔,作为本能,总是喜欢看到当下,看得现实。事实上,作为生存策略,是没有对错的。只不过动物是短期生存策略,人是长期生存策略。其实这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
当人理解了马,满足它一部分的当下的需求,它就可以载你飞驰,去向更远的地方,找到更多的食物,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另外一方面,马如果没有人的思维和眼光,它就难以规避风险,难以跑得更远
所谓的驾驭,换个说法其实是:合作。
三、大多数人的聪明,并不是人的聪明。
我想说的是,半人马的聪明,包含了两种,一是上半身人的聪明,二是下半身马的聪明。
我们通常见到评价一个人聪明,往往是说他反应快,机敏,能够讨人喜欢,谋得利益。但其实这只是马的聪明,也就是动物的聪明。动物界,老虎、狮子、狼以及其他动物,为了生存进化出种种本事,这也叫聪明。
但是作为人的聪明,很可能是另一种表现。可能这个人虽然木讷,但是有思想,虽然卑微,但是却秉性高洁,虽然强大,但是却能悲悯众生。人的聪明,往往是反本能的。人的聪明,往往得到的是嘲笑,但是也往往,赢得人们的敬重。
四、爱,其实只是一种动物本能。
被几千年来全世界人们歌颂的爱,其实跟动物界的爱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维护种族繁衍。只不过,人们的爱,增加了更多社会性的因素。人有思想,而动物没有。人们创造的文明其实只是动物们身上艳丽的服装而已。就算人们写了那么多美妙的文章诗歌,而爱因为是生命繁衍的一部分,所以显得如此重要和伟大。
但是本质上,不管你识字不识字,会不会写诗,你都会去爱。
马也会爱,不需要学,但是人可以写诗,人可以读诗,而马不会读诗。在半人马的世界,你说,诗歌很重要么?
说到这里,我们要扯回到现实生活,很多鸡汤文都大谈特谈:不要跟女人讲道理,而是要跟女人讲感情。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不跟女人讲道理?
因为爱本来就是动物的本能,而不是人的本能。所以,你跟“动物”讲什么道理?很多年前,我写过一句话:“千首诗,万首歌,不如相约去玩乐”。
爱如宠物,要的是陪伴和玩乐。
爱,并不是什么很高级的玩意。
五、没有谁是真正自觉的。
经历越多,你越会发现,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完整的觉悟性。觉悟是属于社会性的,是属于人的,而半人马另一半的兽性,是遵循本能的。一个人他总是在上半身发展道德、理想、高尚、规则,在下半身发展享乐、贪婪、自私、残忍。
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争论到底人性是善是恶,我都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人性和兽性如此结合在一起,怎么分离?兽性如果真是坏的,我们能不能全部克服掉兽性呢?我们的肉身本就跟动物没什么根本的区别,我们的灵魂栖居于此,我们也靠着肉身感受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兽性本来没有罪恶,只是因为人们有了思想,组成了社会,才开始区分善恶,才开始有了真假。
只有佛教认清了这个事实,他们采取的是,否定兽性,保留人性,相信灵魂永生,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或者逃离这个世界。但,这样的看空,并不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毕竟,肉身怎么安顿呢?
记得有一次开会,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发言, 讲道,一个公司为什么要有制度?那是因为人是最不可靠的事物!
所以,我们的上半身,需要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建立规则、道德,来引导和驯化我们的下半身。
古人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变幻莫测,也是因为动物性使然。所以,我们对人性、对人心切不可掉以轻心,包括对自己也是如此。
所以说,没有谁是真正自觉的,我们都需要教化和监督。
六、是“人大于马”还是“马大于人”?
一个人“马大于人”,可以说是本能大过文明,一个人“人大于马”,可以说是文明大过本能。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其实孔子的这段话与我的意思大体是一样的。一个人过于社会化,便失去了勇猛,一个人过于动物化,则不免于粗俗。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个人“人马不合”时则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马”代表潜意识,“人”代表意识,二者不匹配,则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我曾经对一个焦虑症患者说,他当下的状况很像他骑在一匹狂奔的马上,自己无能为力,他认为我说得很形象。也就是说他的“人”和“马”失控了,意识对潜意识失去了控制,所以他感觉很痛苦。
一个人做到“人马合一”,也就是身心合一,便是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