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路向
一、向外追求(唯物)
人生的权利,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追求逐步向前,权利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欢乐愉快的满足。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的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恋爱的追求:
如果恋爱真是一种向外的追求,恋爱完成是才始有婚姻。然而婚姻本身要阻挡恋爱再向前,更且回头把恋爱销毁。
二、向内寻求(唯心)
印度人好像把人生的向往彻底翻一转身,转向人生内部。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最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
向外的人生,不免要向外面物上用功夫。而向内的人生,则只求向自己的内部心上下功夫。然而这里同样有一个基本的困难点,你若摆脱外面的一切物,遗弃外面的一切事,你将觅不到你的心。
三、不偏向内 不偏向外
中国的禅宗,似乎守着一个中立的态度,不向外,同时也不向内,屹然而中立。可这种中立的态度,是消极的,无为的。中国的禅宗,似乎没有向往,他们的向往即在当下。他们的向往即不向往。若我们把禅宗态度积极化,有为化,把禅宗态度再加上一种向往,便走上中国儒家思想里的另一种境界。
不偏向内,也不偏向外。不偏像心,也不偏向物。他不屹然中立,他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向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
儒家说性,不偏向内,不偏向心上求。他们亦说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们不反对追求爱,追求财富,但他们也不想把人生的支撑点,偏向到外面去。
他们不反对科学,但他们不肯说战胜自然,克服自然,知识即权利。他们只肯说尽己之性、尽物之性,而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
中国人常喜祝人福,他们的人生理想好像只便在享福。儒家主张福德具备。福的人生观,似乎要折损人们的辽远的理想,似乎只注意当下现前的一种内外调和心物交融的情景中,但也不许你沉溺与现实之享受。
中国近代的风气,似乎也倾向于向外寻求,倾向于权力崇拜,倾向于无限向前。但洗不净传统的享福的人生观。于是现前享福的人生观和西方的权利崇拜向外寻求的人生观结合,便形成了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了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现象。
物与心
人类的文化决不是唯物的,而是心物交融,生命与物质交融的。世界上任何一事一物,莫不经由了人的心,人的力,渗透了人的生命在里面而始达于完成的。我才懂得,人的心,人的生命,可以跳离自己的躯体而存在而表现。
人生的目的
人皆可为尧舜(尽职尽责)
人皆可为尧舜,并不是说人人皆可如尧舜般做领袖,当换一面看,即如尧舜处我境地,也只能如我般做,这我便与尧舜无异。
禅家言:运水搬材,即是神通。
治国平天下为德,运水搬材亦为德,大小之分,分在位上、力上、不分在德上。
如何安放自己的心
心走向心,教人心安放在自己的心里。他教各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父的心,走向子的心里为慈,子的心,走向父的心里为孝。朋友的心,走向朋友的心为忠和恕。心走向心,便是孔子之所谓仁。心走向神,走向物,总感得是羁旅他乡。心走向心,才始感的是它自己的同类、它的相知,因此是它自己的乐土。
心走向神,走向物,正如鲁滨逊漂流荒岛,孤零零的一颗心,跑进了异城,总不得好安放。心走向心,跑的愈深愈远,会愈见亲切,愈感多情的。心遇见了心,将会仍感是它自己,不像自己浪迹在他乡,却像自己到处安顿在家园。
孔子说,择不处焉得知?孟子说:仁,人心之安
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