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文】
孙琳带着牛肉美酒,晋见孙休,孙休不肯接受。孙琳只好带到左将军张布家,酒意正浓的时候,口出怨言说:“当初废掉少主之时,多少人劝我自己登基,我认为陛下贤明,才迎立他为帝。没有我,他根本当不了皇帝。如今我去礼见他,他倒拒绝我,那我跟一般大臣也没什么区别了。我要再作打算!”
张布把孙琳的话告诉孙休,孙休怀恨在心,担心他发动政变,所以多次加以赏赐。
十一月七日,吴主孙休下诏说:“大将军孙琳掌中外诸军事,事务繁多,现在,卫将军、御史大夫孙恩加位为侍中,与大将军分担诸事。”有人告发孙琳心怀怨恨,侮骂皇上,想图谋造反,孙休就把那人抓起来交给孙琳,孙琳把那人杀了,但从此心里更加害怕。
孙琳通过孟宗转奏孙休,要求外出驻扎在武昌,孙休同意。孙琳下令他所统领的中军精兵万余人,都让他们上船,又取走了武库中的兵器,孙休下令全部照给。孙琳要求派两位中书郎随他前往,主持荆州诸军事,主管官员说中书郎不宜外出,孙休加以特许,孙琳的所有要求,全部满足。
将军魏邈对孙休说:“孙琳居住在外,必然会有变乱。”武卫士施朔又告孙琳要谋反。孙休准备讨伐孙琳,就秘密地向辅义将军张布询问计策,张布说:“左将军丁奉,虽然不会写字,但是智略过人,能断大事。”孙休于是召来了丁奉,告诉他自己的打算,问他有何计策。丁奉说:“丞相兄弟党羽很多,势力庞大,恐怕人心不同,不易制服。陛下可以在腊八大祭的时候,就以宿卫之兵杀掉他。”孙休听从。
十二月七日,建业城中有谣言流传说,明天腊八大祭,会有事变,孙琳听到后,很不高兴。夜里刮大风,沙尘漫天,吹倒了不少房屋,孙琳更加害怕。八日腊会,孙琳称病不来,孙休强令他来,派使者催促十余次,孙琳不得已,准备进宫,左右制止他。孙琳说:“国家屡次传令,不能再推辞,你们可以预先整顿好兵力,在府内放一把火,以这个为借口我可以很快回来。”
孙琳于是进宫,一会儿,府中火起。孙琳请求回家,孙休说:“外面那么多士兵,不用丞相亲自去救火。”孙琳起身离席,丁奉、张步以眼色示意左右,将他捆绑。孙琳叩头说:“愿意流放交州。”孙休说:“当初你为什么不把滕胤、吕据流放交州呢?”孙琳又恳求说:“愿意做官奴。”孙休说:“当初你为什么不让滕胤、吕据做官奴呢?”随即将孙琳斩首。
又拿着孙琳首级对他手下的兵将说:“凡与孙琳同谋者,全部赦免!”当场放下武器的有五千人。孙闿想要乘船向北魏国,被追上杀死。孙琳被夷灭三族,又挖开孙峻坟墓,取其印绶,将棺木砍薄重葬。(古代棺木,因死者政治地位不同,厚薄也有差别,把棺木砍薄,显示贬黜。)
十二月九日,吴主孙休任命张布为中军督。改葬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因诸葛恪一案被流放的人,全部召还。朝臣中有人建议为诸葛恪立碑,孙休下诏说:“他盛夏出军,士卒损伤严重,又没有取得任何成功,不能说是有才能;他接受托孤的重任,却死在一个小子手里,不能说是有智。”于是为他立碑的建议就作罢了。
【点评】
除掉孙琳,孙亮失败了,孙休成功了。原因何在?
孙休是“稳、准、快”。
稳: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孙休采取的计策之一,就是稳住孙琳,因为他刚登基,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不打草惊蛇。他多次夸奖赏赐孙琳,因为没有收取孙琳的礼物,惹怒孙琳后,他马上示弱,还把告密者交给孙琳处置。这些举动在孙綝的眼中,无非是一个羔羊般懦弱的君主向自己献殷勤,以求保住自己的小命和帝位。殊不知这些不过是孙休骄兵的策略。孙亮与之对比,太嫩,他总是锋芒毕露,让孙琳时刻怀有戒心。
准:孙休找的帮手是军方实力派人物,而不像孙亮找老丈人谋事那样不靠谱。
快:孙休知道此事已经不能拖,否则自己将成为第二个少帝。他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结果一举成功。为祸东吴朝堂十余年的孙氏宗亲,就这样被顺利解决掉了。
在诛杀孙琳后,孙休为笼络朝臣,给诸葛恪、滕胤、吕据等人平反昭雪,还将受此牵连的许多士族成员全部召回建业。同时,对追随孙琳部下一概不问罪,没有扩大打击面。
经过这一番举动,东吴朝堂有了一番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