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正义精讲1

黄帝内经·素问·正义精讲1

卷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1/3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耗”当为“好”——译者注)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之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原文译文对照:

~~~~~~~~~~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在古代有熊国的时代,少典部落生有一位姓公孙的男子,他生来就天资聪颖,从小就言辞得体,孩提时期学习效率很高,长大后既人品敦厚又才思敏捷,做成了以武力平定天下、殄灭蚩尤的大事业后,便定都于轩辕之丘,以土德称王,土色主黄,故后人称之为“轩辕黄帝”。后来黄帝在鼎湖山领导铸鼎之事,就在筑鼎成功的那一刻,他就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飞升上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黄帝称王(天子)之后、升天之前的日子里,他曾向当时的天师(天子的老师)请教过养生知识。有一天,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的人们,大都能活过100岁,且行动能力并不怎么衰减;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而现在的人们,仅仅活到50岁,行动能力就明显衰退了。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是因为今天的时空法则与古代不同?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违失了正确的养生之道呢?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岐伯答道:上古的人们,他们懂得所谓的“道”,因此他们会根据天人合一的定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效法大自然阴性能量与阳性能量的消长规律,并契合于大自然固有的运行节律与回归周期,在饮食上根据气候变化而及时调整,在起居上与昼夜更替节奏同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既不过分慵懒也不过分要强,所以,他们能一直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双双保持健康,故而能顺利尽享人类这个物种所正常应有的寿数,活过100岁才会逐渐自然衰老而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并非上述的样子,反而以饮酒代替饮水,以胡乱作息取代昼行夜卧,酒后气乱之时还要纵欲行房,

以欲竭其精,以耗(“耗”当为“好”——译者注)散其真,

为了各种肉体感官的欲望而竭尽五脏精气(后天靠饮食所滋养而产生的元气),过分沉迷于精神上的兴趣爱好而逐渐耗散五脏真元(先天靠遗传物质所产生的元气),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不懂得使五脏保持精气充沛状态的重要性及其操作方法,也不明白根据时节推移规律而主动调养心神、疏导情绪的必要性及其操作方法,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只一心追求眼前快感,不惜违逆养生之道来换取一时欢乐,作息上也不遵循昼夜及季节规律,所以活到50岁左右,其各项生理机能就衰退、老化了。

夫上古之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话说上古的人们在教育各自后辈的方面,全都会强调说:四时八节中,一切反季虚风(风向与当季应有之正风相反)都蕴含致病邪气,理当根据节气推移、太乙游宫的规律,结合当前风的实际来向,以判断其是否属于反季虚风,若确属当季之反季虚风,则须及时回避;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恬然知足于能刚好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质条件,淡泊于世间名利,心地空然,意念虚静——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体内自然会真气充沛,体现为各脏腑皆气血调和、身体各部之生理功能都健康平稳;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体五脏之诸脏神皆安居于其所属脏器之内,诸脏皆形神相守、形神合一,则人体诸脏必定器质坚实、功能健全,像这样,人体怎么可能被外来病邪入侵而发生外源性疾病?又怎么可能进一步发生气血失和,而引起内源性疾病呢?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所以,上古时代的人们,其生活方式不尚攀比竞争,志意悠闲,欲望恬淡,心境安逸而从不忧患,肉身常常活动却并不透支体能,从而绝不会因过劳而疲倦,精神舒畅、气血调顺,各人都称心如意,心满意足。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因此各人都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个人能力而制宜:有啥吃啥、吃啥都香;有啥穿啥,穿啥都爽;既各乐其俗,又入乡随俗,社会各处都是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场景,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人们互相之间并不攀高比低,人人都对自身的现状感到满意,无需羡慕他人。所以上古的人民可以称得上“品质淳朴”、“禀性朴实”或“为人朴素”。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上古的人们不会因个人嗜好而耗伤视力,淫邪引诱也不能迷惑其心智,无论其人愚笨、睿智、贤能还是平庸,都不会为物质得失而忧患,所以他们自然能同频于外界环境的运行节律,做到“天人合一”,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契合于养生之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所以,上古时代的人们,普遍都能活到100多岁,但此时他们的行动能力却并没有衰退,这是因为他们的饮食起居完全契合于外界环境的节奏变化,养生知识全面完备,从而不会遭遇早衰的危机。

~~~~~~~~~~

老黄历择吉,2025.8.11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520

下一篇:素问正义精讲2


相关:灵枢经正义精讲1


推荐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推荐2:猴子森林1~121


附赠:2026~2023年老黄历通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