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唱颂的诗经
http://www.ximalaya.com/7438070/album/269444/
2、盛日老师推荐的南怀瑾的书《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等。
3、吟诵中中气脉在走,就像打了一套拳,特别舒服。
4、现在的孔子和孟子都是用西方来解孔孟。大学里面有好多汉语言文学。都是这样的。
看了很多书以后,身体心灵精神气质没有改变,就没有办法产生效应
5.孔孟之道其实是天地之气象,诸侯用来请去治理国家的人。他们,所谓的孔孟之道,并不是今天我们拿来用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今天所有的方式都不是孔孟之道的方式。
6,今天我们的解释知道其实解构不了孔孟,因为我们没有上过以前的小学。还有,离开了具体的历史背景,我们看不懂孔孟之道。
许多人看,孔子遇到问题就没有问题了,孔子用她的语言肢体,来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交给,其他的弟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不言而喻之中就把人教育了。
所谓的心传,就是遇见以后什么问题都不问,就可以传授给他。
6.古代评价官员,衡量的标准是是否地方,人心淳朴归道,而非GDP。
中国人为本。西方是以事为本,在中国古代人和民是一样的,所以说,如果我们是说以民为本。那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震撼。
7.汉族兵并非是今天的一部分人而已,而是指文化,文化属性是这个就是汉族人。其实以前的华夏族人非常的少,但是它的文化属性,是带来幸福的文化,所以它的融合度非常的强。近代以来只有,外蒙古是独立出去的,而其他最终都被融合了。
8.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13000多件被销毁,在纪晓岚的手底下,其实四库全书是所有经典的,阉割本。清朝276年,彻底软化了骨头。其实儒家的传统是评论天下,议论天下。
9.三字经的作者我们都不知道,是王应麟,但是这个作者她点了,2个状元分别是文天祥和陆秀夫。
三字经为经?我们讲的经就是永恒之意为经。
我个人的感觉,其实现在和元朝差不多,当时也没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主流的教育体系,和主流是格格不入的。
10华夏的歌舞是最美的,最中正祥和的。以前的儒士们,一生当中写10万诗篇,是小菜一碟。八岁的小孩就可以掌握几千个汉字可以阅读。
11.儒家并不是宗教,但是远远比宗教能够更大的发挥人的能量。明朝和清朝都只有3万官员,但是,把天下管地定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自己的准则。
12。以前的圣旨不是皇上颁布后就让下面的人去听,而是,大臣们议好了以后,让皇上颁布,如果皇上颁布的不合适,就不合理,不发。只有在明朝的时候有大学是稍微变了一下,在清朝的时候则完全变掉了。
13.孔孟之道是最高的精神水平要求是对官员的要求,淡泊才可以明志,宁静才可以致远,如果说赚一个亿,叫小目标,那赚钱不叫志,和某一个人坐在一起感觉到非常宁静,那就是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了不得。
14生命的根本取向态度,仁义礼智信,道德,这叫孔孟之道。而绝不是现在讲的博爱,其实博爱并不是仁。
15 陈寅恪并不愿意担任历史,觉得局长,她不愿去参加党务会,所以并没有担任。梁淑敏的眼神非常的犀利。像这些大家都是了不起的。梁淑敏是最后一个大儒。梁淑敏他著有,梁漱溟讲孔孟。
16王阳明把儒家的心性之道发扬光大。这个地方我有个个人感悟,就是,孔孟之道,我们用论语和孟子这些书就可以来继承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