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九宝,是《中庸》里的一段话,是孔子针对鲁哀公说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如果能够按这9条来行事,一定会越来越兴旺。
凡治理国家天下有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中庸》
什么是“中庸”?其实很多人错误理解了中庸这两个字,觉得中庸就是老好人,什么事情都是“和稀泥”,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真正的中庸,是做事情不偏不倚,劲道刚刚好的那个状态。
如同一个美女,增之一分则太胖,减之一分则太瘦,就是那种不胖不瘦让人看着最顺眼的状态。
如同玩打把游戏,不偏不倚正射中靶心的位置,偏之一分都打不中这个完美的十环。
这才是真正的“中庸”。
01 修身
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是想成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修身为基础。
身不修,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当一个领导者高高在上以后,他很难做到修身的,因为他的身边会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权力,会有很多欲望。
作为一个成年人,无论何时都要记住,这一辈子都要修身。
因为你要树立道德典范,要传承道德规范,中国经典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树立道德文化。
02 尊贤
要去尊敬比你还贤能的人,去认识比你能力强的朋友,尊敬他们,学习他们的优点。
如果你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去学习比你写作写得好的人,学习一直在坚持写作的人。如果你对比你能力强的不屑一顾,总是和不写作的人交往,不学习好的写作方法,那你就永远也不能进步。
尊敬比你贤能的人,这样的人他们将来可能会帮助到你,可能会告诉你如何少走弯路,如何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你要去接近比你强的人,这个叫礼贤下士。
03 亲亲
亲亲,第一个“亲”是动词,亲爱;第二个“亲”是名词,亲人。也就是亲爱你的亲人。
我们在职场,在外人面前,都会对别人很有礼貌。一个不常见面,或是陌生的人给你倒上一杯水,你都会很有礼貌地说“谢谢”。
可是天天在家里为你做好可口饭菜的亲人,你却不会表示任何感谢,甚至还可能到处找茬,说菜淡了咸了或者是不好吃。
这就是“人之常情”,人与人之间常常相处,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薄弱。可是感情一薄弱,就会造成家庭某一方开始起症结。
爱,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爱是要用行动体现的。
在一个家庭里,爱是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爱是关心家人的健康,爱是在家人疲惫的时候帮他做个按摩,爱是家人心情不好时真诚地倾听交流……
不爱亲人的人,一个背德的人,不可能当领导者。有一句话是:“诸父昆,弟会不怨。”老人健康安在,兄弟姐妹之间就不会相互埋怨,家和万事兴。
人和人在这么亲近的关系里,往往都会疏远。所以一定要亲爱你的家人,如果你不亲爱你的家人,你的家不算一个完整的家。
04 敬大臣,体群臣
大臣和群臣就是你的部属,所谓部属就是你的下方,你的手下。
如果你有自己的公司,那你要去尊敬和体恤你的员工。虽然你的员工拿着你给的工资,受到你的恩泽,但是如果没有员工,哪会有公司呢?
当你尊敬和体恤你的员工这样去做以后,部属的回礼那就会不一样,他们一定会倾全心全力来报答你。
05 子庶民,来百工
把所有的子民当成自己的孩子,他自然而然地会相互去劝导,而不用你去指责;来百工,则财用足,所有的财政是要靠外来,所以百业萧条。
能够做到爱自己的孩子,那个是人,这个叫天性。但如果是能做到去爱别人的孩子,那就是超越天性,那是神。
06 柔远人,怀诸侯
这是最后两个政策,叫怀柔政策。
当我们行有余力时,就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因为人这一辈子,不是只为自己。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有国家责任,有在这个地球村的责任。
怀柔政策就是择四方畏之。
天下畏之,四方归之,所有的百姓邻里都会愿意或者想要来到你的范围之内。
这就如同我们的家庭一样,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家庭里有这样一份努力,一份认知,家人都会非常享受和你一起相处。
当我们把自己的家庭维系好了,行有余力,那就可以去帮助到邻里,于是就会成为一个一个很好很好的邻居。
人不一定是来赚钱而已,我们是来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只要有这个意识,一定有机会去完成我们人生中另外一封的价值观。
无德不立,无德不兴。
国家如果没有德,不可能永远的兴盛;人如果没有德,他不可能立足于人世间。
这个德就是孝道,这个“孝”可以治全部的问题。
“德”即为孝,是中国最优秀的文化。
如果一个人经常反思“孝”这个字,经常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孝”,那这个人就成功了。
如果你在家里真的做到孝,在公司也做到孝,如果在朋友圈也做到孝,会让人家感觉到你跟人家不一样,这就是德气。
孝有很多的意识存在,孝的那种感觉是美的,它不是争执的,而是很自然的,很坦诚的,让人很舒服的。
如果我们不警惕孝敬父母这件事情,我们将会是被弃养的第一代。因为我们的孩子在这种环境过程当中,他们根本就不理解什么叫孝。
你如果没有孝顺自己的父母亲,如何叫你的孩子去孝顺你,你不可能开口反反复复地要求孩子要孝顺你。
只有身体力行,去孝顺自己的父母亲,让下一代耳濡目染,否则的话光说不练那是空谈。
现在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家里的老人越来越多。
一个孩子要赡养几个老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他的心灵如何承受得了?
如果他的内心没有孝道,当他既需要求得自己的发展,也要养育孩子,还要赡养几个老人,在这强大的压力下,他会悉心甘愿吗?
如果不悉心甘愿,那造成的家庭问题就会很大,会让整个国家面临一个很严重的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孝道要时时刻刻去宣扬,否则未来会变成我们很大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