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读书笔记,我选择了之前看过的孟伟老师的一篇论文,《新媒体时代社会理性精神的重建——以广播声音传播为例》。虽然这是一篇论述广播声音的文章,但是其中很多关于广播声音的观点能折射出很多当代社会新媒体所存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孟伟老师主要从浅薄与深刻、情绪与理智、喧嚣与自由来论述了现代新媒体背景下,人类理性精神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而让我感同身受、受益匪浅的是前两个——浅薄与深刻、情绪与理智。
浅薄与深刻:新媒体环境下所流行的碎片化与视听结合让人们越来越习惯浅薄化。
印刷媒体的时代,我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书面阅读,如报纸、书籍等。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需要全神贯注才能理解文本想要传达的信息,甚至有一些比较抽象高深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思考理解能力,在这种条件背景下,我们所汲取到的内容是比较深刻的。而到了图像媒体的时代,一切变得简单、生动、形象。就像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提到的,图像革命的出现让儿童接受信息变得轻而易举,所以儿童不需要再努力去掌握读写、思考、阅读等能力,通过电视屏幕就能掌握成年人所知道的东西。当然,我这里想要表达得并不是图像革命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而是图像革命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得到了革命。以电视为代表的图像媒体,在丰富我们娱乐生活、增加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麻醉着我们大脑,长此以往,我们不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深刻理解一些东西,因为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方便、生动的方式。比如,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阅读一本经典名著,人们更愿意用“看电视”的方式去“阅读”经典。
再者,现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繁忙与浮躁也将“深刻”越推越远。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与拼接式接收成为流行,为了满足人们的时间安排与内容要求,信息变得简洁,往往只需要用较小的篇幅与较为简单的陈述将信息进行传达即可。同时,在利益市场的驱逐与竞争下,如何吸引更多的流量成了各类媒体的关注点,因此各种娱乐化的东西层出不穷,甚至还掺杂着庸俗浅陋的内容。当这种现象成为了常态,“浅薄”自然而然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情绪与理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网络情绪化,人们逐渐丧失了自我的理智,沉寂在网络情绪中难辨是非,难以自拔。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更多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传统媒体传达什么,我们就只能接受什么,而媒体又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所能接收的信息更少。互联网问世之后,受众的地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产者,我们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与其他生产者进行互动。然后,弊端也随之产生。在新媒体的长期熏陶下,表现出来的网络情绪化也愈演愈烈,人们逐渐惰于理性思考,丧失了理智,附庸在网络大军中,人云亦云。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谣言,虚假新闻,大量的、不一的评论也将“真实”与“理性”越推越远。“后真相”一词也是在此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消极作用的麻醉功能提到过,信息爆炸与知识匮乏以及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下降。我们每天接受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各说纷纭,各种评论也褒贬不一。人们难以把握真相,人们也没有耐心去等待真相,索性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就像最近某高校的新闻事件,新闻刚刚刚刚出来的时候,网络上各种谣言,网友们表现出各种愤怒与质疑,直到前两天央视新闻发文还原了整个事件的过程,真正的“真相”才公之于世。此类现象还有很多,人们习惯性沉寂在网络情绪中,理性精神也逐渐瓦解。
我们享受着新媒体的即时性、成本低、超链接、互动性等红利,但是我们的理性精神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当然,我并不是想要提倡说要回到那个传统媒体、纸质阅读、理性思考的时代,这是不可能的。人类始终应迈着前进的步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性精神的培养,保持自我的理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