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见过游乐园女神被扒光,洗过沾了鲜血的衣服,听过蜘蛛侠变成蟑螂侠的传闻。才知道美丽会变丑陋,纯净会变脏臭,英雄泯然众人,自己却无能为力。把童贞交给世界,用匕首刺穿丑陋,靠起诉状告父母,挤笑脸嘲弄命运。赞恩把婴儿交给男人,才明白自己谁都保护不了。他就站在破败的街角,仿佛人生走到尽头。”

                                                                                                                                           ——来自豆瓣影评

日本作家坂本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说过的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相比于“我从哪里来”,或许我们更应该向父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生下我?

是出于爱,传宗接代,或者仅仅是个意外?

接下来要说的这部电影,就直面了这个问题。

首先从影片的背景来分析一下:

背景1-导演

导演纳迪.拉巴基出生于黎巴嫩,在内战的纷乱中成长。

这是一位从戛纳电影节走出来的第三世界女导演。

2007年的处女作《焦糖》,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进行了首映,口碑票房双丰收。

四年后拍出《吾等何处去》,入围了201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到2018年的《迦百农》,拉巴基完成了从平行单元到一种关注,再到主竞赛、角逐奥斯卡进阶。

但拉巴基这一次,并没有像前两部作品那样,将沉重的题材冠以喜剧之名,而是用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剧情片,把苦难交还给苦难。

对很多不了解中东的人来说,或许电影的场面本身就很令人震惊和诧异了。但对于导演拉巴基来说,那些都太熟悉了:混乱的巴扎、人口爆炸的家庭、卖餐巾纸的小女孩、所有人挤在一起睡觉的局促的家、毫无秩序的街道……这就是那片土地上每天都真实发生和上演着的现实。

背景2-故事

导演拉巴基以她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呈现了这个发生在黎巴嫩贫民窟中的叙利亚难民的故事。

“年龄不详、据说是12岁左右的男主角赞恩,与父母、兄弟姐妹为了躲避 叙利亚战争,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贫民窟中。”

一大家子挤在一个非常小的房子里,睡觉时所有人都横七竖八地睡在地上。父亲不让他去上学,而是让他去小卖店里打工。他每天要去小店整理商品、送货,有时还要和妹妹萨哈一起上街卖果汁,维持生计。

背景3-创作

关于创作动机,拉巴基说,有一天晚上她开车回家、在等红灯时,看到一个妇女和一个1岁的孩子坐在路中间的缓冲带上。

孩子一打盹,马上就会被往来的车声吵醒,这个孩子只能在这两条高速公路的中间带苟且生存。如果他试图离开,就可能被飞速奔驰的车辆撞死。此情此景触动了她。

在她着手开始为电影做准备工作时,她发现许多孩子都很消极,不哭、不笑、不玩耍。哪怕把玩具放到面前,他们也不会去触碰。他们的眼神里根本没有童年的光彩,于是她问他们,“你们快乐吗?”

99%的孩子回答“不”,他们说,“我在这里不快乐”,“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根本没人照顾我”,“为什么我要一直忍受饥饿”,他们觉得自己来到世界上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惩罚。

拉巴基没有找专业的演员,而是找来了与她设想中的故事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们去演绎。因为她不希望这是一部“演”出来的电影,这些悲剧不仅是银幕上的故事,更是每天发生的事实。

所以,这不是一个有着“计划、预算、拍摄地”等的“常规”电影。拍摄时,她也不会给出具体的台词,而是告诉“演员”所处的情况,让他们自由发挥,摄影师只负责记录。

最终,他们在六个月里拍摄了500个小时的素材,并用了一年半进行剪辑。第一个版本长达12小时,最后才剪成了戛纳的126分钟版本。

背景4-社会

赞恩所碰到的社会问题,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里广泛存在着,无数人都苟活在阴影之下。电影里提到了许多在中东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大致有几下几点:

1)生育率极高、失业率极高

有一个角色让我印象深刻,就是那个在市场里卖纸巾的小女孩梅森。走在叙利亚的一些街道上,你真的会很诧异,因为有的人带了几包小包装的餐巾纸,坐在人行道边,就算是出来“做生意了”。

在拥堵的街道上,也经常能看到小朋友拿着几包餐巾纸敲着私家车、出租车的窗户。

上世纪80现代,阿拉伯世界迎来了一波出生率爆炸,一个家庭生育5-10个孩子是家常便饭,有人调侃他们“家里有只足球队”,叙利亚也不例外。

从1981年到2000年,全国总人口由905万飙升到1632万,但GDP总量却只增加了11.8%。社会发展程度、提供的岗位远远跟不上人口的激增。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前夕,叙利亚全国的失业率高达30%。刚刚步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平均需要花4年才能找到第一份工作。

而内战爆发之后,大量难民涌入约旦、黎巴嫩、土耳其等邻国,给这些国家的就业率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社会根本无法为这么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于是,在这些国家的难民聚居区域,会看到大量找不到工作、无所事事的青年,或是随便拿几包餐巾纸、口香糖就到街上卖的人。

2)教育问题

影片开头,伴随着音乐,一群孩子一起在抽烟。这样的场景可能令人惊讶,但却是真实发生的。在叙利亚街头或者广场,经常会有未成年人一身痞气地抽着烟。而当地人全然不觉得“孩子抽烟”有什么问题。

由于每个家里孩子都很多,父母无暇去太多地顾及到孩子的教育。从影片里我们也看到了,赞恩的父母根本没想要让他去读书、去成为更好的人,而是希望他快点长大,帮忙分担照顾弟弟妹妹的事务、帮忙去店里打工贴补家用。他们生孩子是用来“使用”的,而不是“给予爱”和“培养”的。

3)结婚问题

萨哈结婚的方式,如今依旧广泛存在于穆斯林社会。比如在伊拉克南部,自由恋爱不被允许,男女学校分开,到了结婚年龄,由父母经由媒人介绍,为自己的儿女选定一个对象。

在相对发达开放的巴格达这样的大城市,两位年轻人会在双方父母亲人均在场的情况下见面、交谈,来确认彼此是否同意这桩婚事。在欠发达地区,年轻人根本没有选择,父母之命,只能遵守。

在相对开放的叙利亚,已经有大胆的年轻男女敢于“偷偷谈恋爱”了。夜晚的大马士革老城,我甚至见过一男一女坐在幽暗的台阶上聊天的温暖场景。

但总体来说,“自由恋爱”还是禁忌话题,一般互相看对眼的年轻男女首先要报告父母,然后举办定亲仪式,再开始“名正言顺”地恋爱。在定亲到结婚这段时间,都各自住在自己父母家里。

4)童婚和家暴问题

许多中东国家是不设定最低结婚年龄的。据《古兰经》记载,穆罕穆德娶过一个9岁的女孩为妻,于是,他们认为女孩满9岁即可以结婚。

如今,童婚问题在中东许多国家依然普遍存在。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动荡、贫穷这些负面因素大大增加了童婚率。2011至2014年间,约旦境内叙利亚难民当中的童婚占全部登记婚姻的比例从12%上升到了32%。

同样严重的还有家庭暴力问题。由于婚姻并非自由选择,也没有婚前正常的恋爱、相处时间,很多有家庭暴力倾向的男人根本不会被发觉。

在伊拉克这样非常传统穆斯林社会里,女性根本没办法离开家庭独立生存,所以逃跑无门、报警无门,只能默默忍受着悲惨的命运。

5)难民身份问题

叙利亚内战爆发导致了大量人口涌入约旦、黎巴嫩、土耳其等邻国。但联合国难民署无法安置如此多的难民,于是很多无法通过正规流程申请去欧洲等地的难民,只能通过偷渡、无身份等方式苟且为生。

申请成为难民然后移居欧洲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经过繁复的申请流程、审批流程。况且“难民”这个身份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找工作、居住区域等。

至于偷渡,不仅价格昂贵,还要承担遥远航行可能带来的意外。一般来说,他们会先从叙利亚来到黎巴嫩或土耳其,从这里的港口出发,乘着偷渡船去往欧洲。许多人就死在了这漫长的航行之中。

但能有身份或偷渡成功都已经算幸运的了。就像电影里展示的那样,许多逃离故土的人根本拿不到合法身份,没有护照,一直以黑户口的方式胆战心惊地活着。

这个清醒的小男孩,太让人心疼

影片一开始,伴随着音乐,一群孩子一起嬉笑打闹、抽烟、拿着枪玩耍……那是赞恩在整部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欢笑镜头。大部分时候,他都在承担着本该由成年人去承担的责任。每一天醒来,都是一场新的奔波,一场为生存而进行的无望奋战。

赞恩这个小朋友最让人心疼的地方在于,他太清醒了、看得太明白了,他的眼神成熟而充满焦虑,没有孩子的单纯和童真。因为小小年纪,他就深谙社会运行的规则。

他知道房东兼自己的雇主阿萨德给自己妹妹零食是别有所图,于是一出门就把那袋东西扔进了垃圾桶;

他知道女孩子裤子沾血是来了月经,知道来了月经的女孩子很可能会被父母卖给别人结婚,于是为妹妹洗裤子、偷卫生巾的同时,千方百计教导妹妹隐瞒这件事;

他知道阿萨德和父亲一起来家里是为了提亲,于是极力要求母亲赶他们走;

他知道妹妹被带走是要去“被结婚”,于是用他那无比弱小的身体反抗、撕扯、叫喊、追逐,却因为力量的不对等,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妹妹被带走;

他听到父亲说漏嘴的”医院通知书“,追问是谁进了医院。得知他心爱的妹妹萨哈去世时,直接拿了把菜刀冲了出去;

他知道母亲再次怀孕意味着又一个悲剧要降生,于是他打电话给电视台说出自己的故事,甚至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出现在法庭上的他,说出了叩击灵魂的陈述: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赞恩的理智和清醒,甚至让人不敢相信他只是个12-13岁的小男孩。他比周遭那些拼命为自己找借口、参与这个混乱的社会运作的大人们,都要善良得多、清醒得多。但他却是最痛苦的。

父母可以为萨哈那身不由己的婚姻找借口,比如“替她找个好人家,让她睡在床上”。但赞恩知道,妹妹不仅嫁的身不由己,还是赤裸裸的童婚;

阿萨德可以为娶了个11岁的小女孩找借口,比如“别的女孩也是11岁结婚,活的好好地”,但赞恩知道,妹妹的逝世与这个坏男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母亲可以认为再次怀孕是“真主赐予的礼物”,但赞恩知道,又一个孩子的降生,不过就是重复他或者妹妹的命运。

他最终把这些痛苦的原因,归结为了父母的错。是没有养育能力却要不断生育的父母,造成了那么多孩子的悲剧。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失败的父母指望着孩子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们眼中,男孩是工具,可以分担生活负担,女孩是商品,可以卖了换钱。最终,他们亲手毁灭了那么多孩子的一生。

对于电影的意义,拉巴基说,“我不想天真地说电影可以改变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变你看待这些孩子的态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态度,那么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你。当千千万万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时,真正的改变才会开始发生。”

拉巴基的编剧之一Mousanar说,“即使你深知你改变不了任何事,但你还是可以梦想你做得到。人类的进步靠的是梦想,而不是犬儒主义。”

关于赞恩的“法庭起诉”,其实是不可能发生在黎巴嫩的,因为法律不允许孩子起诉监护人。但为了表达需要,拉巴基还是这么设置了剧情,因为她认为这是唯一让孩子发出声音、获得共鸣的方法。她说,“我希望可以让孩子直接面对整个社会系统去表达愤怒,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庭、通过他的亲口诉说”。

离家出走,寻找缺失的“母爱”

当对家庭彻底失望的赞恩决定独自离开。离家出走后,他来到了一个游乐场。摩天轮、旋转木马这些游戏原本会让人快乐开心,而在扎因脸上找不到丝毫痕迹。

没有任何词汇能形容一个孩子沧桑之后的表情。

游乐园里发生的一幕令人深思。

赞恩脱去了一个女性模型的外衣,使其露出了乳房。

这个情节设计,与台湾女导演文晏作品《嘉年华》有异曲同工之妙。

《嘉年华》里的梦露雕塑,代表着当下社会对女性的欲望投射,而赞恩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对母爱的追寻。

从未体会过家庭温暖的赞恩,实际上从未真正被“哺乳”过。他在寻找那位缺席的“母亲”,一个原本应该给予孩子无限疼爱与安全感的人。

好心的游乐场女工泰格斯某种程度上便是赞恩需要的母亲。她收留了走投无路的赞恩。

赞恩第一次得到一个成熟女性的庇护,两人度过了温馨的时光。

泰格斯信任赞恩,会请他帮忙照看自己的儿子约纳斯,会从游乐场偷别人吃剩的大蛋糕给他吃,也会每天给他做饭......

然而好景不长,泰格斯因为非法滞留被逮捕了。

随后,便是监狱与法庭之间的画面切换...

在影片的最后,电影里的赞恩笑了,因为他可以得到一张印着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明。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烦恼都将烟消云散,但拉巴基说,“这是在隧道尽头给你的一点点胜利的光芒,正是这点光芒,让你可以继续前行。”

现实生活中赞恩一家也已经移民挪威。

去年底,导演拉巴基宣布了他的现状:

“他终于获得了挪威的护照,已经被安置在那里三、四个月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去上学。他正在学习如何读写。他重新获得了童年。他在花园里玩耍;他不再玩刀子和垃圾了。”

反思

影片《迦百农》里的父亲在法庭上为自己这么辩护:

我有什么错?我也是这么被生出来,也是这么长大的。

从小到大别人跟我说,“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孩子是你的脊梁骨”。

我哪会知道有一天我会被自己的脊梁骨戳穿心扉。

多么冠冕堂皇的说辞!

我不反对你繁衍生息,传续香火,但不顾自身能力盲目生育越生越多,让全家人颠沛流离为你的无知买单,这不是可笑是什么?

五个孩子,12岁的大儿子用来打工帮补家用,11岁的二女儿用来嫁给别人换来几个月的口粮,其他的养着留待日后他用。

没有一个孩子是以爱之名诞生的,不过都是父母用来谋生获利的工具,又怎么好意思责怪儿子最后拿起刀子刺向伤害妹妹的恶人。

这样的生育就让你的人生“完整”了吗?只不过让你的人生更悲催罢了。

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的爸爸在一次德善受委屈后,向女儿道歉时说到:

“德善啊,爸爸来到这个世上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当得不好也请你多担待啊。”

是的,但不代表你可以不去努力学习如何当好。

《家有儿女》里面二儿子刘星对父母打趣说的:“谁让你生我了?经过我同意了么?”

这个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擅自”把他带到这个美好和苦难并存的世上,身为父母的是不是要对此负责?

是不是要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让孩子能够在健康富足的环境下成长?

即使生活拮据,是不是要力所能及地给他应有的爱和关怀?

是不是要竭尽全力教育他,让他成为一位人格健全的人,而非成为对社会的祸害?

而不是在所谓的观念压力的驱使下,到了所谓的年纪就仓促地把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上,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这样的话,我劝你还不如不生。

总之,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完全关乎于国家和政府。一个家是一个团体,一个国也是一个团体,从一个小的团体去看一个大的团体,它们是相通的。

这不是一个小孩子简单呼吁父母的爱,这也正如小孩的父亲所诉求的,他的生活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孩子的控告真的就是一把刀插到他的心里。

对于这个家庭的父亲来说,他是无奈的,一个贫穷到他那样的家庭,很少会有人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想的最多的是齐心协力的活下去,中国也曾有这样的问题,我可以想象我的父辈就是小男孩那样长大的。

当连吃都是最基本的问题的时候,你会觉得什么是爱呢?别人的父母不会给你饭吃的,而你生你的父母给你吃的,对于贫穷来说有一口饭就是希望,而在折磨中长大的孩子一口饭就是爱,无论他们父母对他们做了些什么痛恨的事情。

这一切随着社会发展才得到改观。比如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教育得到提升,一切都是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