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
在冬日里暖暖的阳光下,
似乎总能见到猫的身影。
它们或气定神闲地来回踱着方步,
或懒洋洋地蜷在某个角落,
眯缝着双眼,
贪婪地享受着阳光的温度。
猫是漂亮又乖巧的动物,
胖乎乎、毛茸茸,
步履优雅、性情温和,
时而敏感、时而淘气……
它们有神秘的眼神和摄人心扉的目光,
那种目光是那样的坚定而又迷人。
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大师列奥纳多·达·芬奇曾写下这样的话语:
“猫是猫科动物中的最高杰作。”
达·芬奇将猫奉为凌驾于狮子、老虎、豹子之上的至尊。
从十六世纪开始,
猫被频繁地纳入绘画艺术之中。
在十八世纪的洛可可文化中,
以猫为题材的绘画更是达到高潮。
古今中外,
人类对于猫的情谊,
可以辐射的很久、很远。
丰子恺先生养猫、写猫、画猫,
在他的笔下,
他养的那只猫——“白象”,
被大家熟识,
“白象真是只可爱的猫!
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
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做‘日光眼’。
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
瞳孔细的几乎没有,
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
见者无不惊奇赞叹。
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
几乎忘记拿钞票;
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
也暂时不查了……”
让·弗朗索瓦·米勒,
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很受人民爱戴的画家,
他用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
演绎着法国乡村的一个个小故事。
但米勒从年轻时,
就开始喜欢创作以猫为题材的作品,
《搅拌牛奶的女人》,
表现了法国农村一个农妇,
将牛奶倒入离心分离器后开始制作黄油的场景,
农妇正在制作黄油,
脚边的猫在蹭着农妇的腿撒娇,
它眯缝着眼,
一副陶醉、亲昵的模样。
相较于站在庭院里、透过门框,
向小屋内窥视而不敢进屋的公鸡和母鸡,
米勒笔下的猫咪在主人身边享受着尊贵待遇。
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特别擅长于女性题材的作品,
他笔下的猫,
也通常是女人们的可爱密友,
让人有一种想去抱一抱的冲动,
也许在雷诺阿看来,
身形优美、步履轻盈的猫咪,
和女人有那么几分相似,
于是猫成了女人的象征和玩伴。
都说女人如猫,
雷诺阿的画作更是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他用如同将画面加了滤镜一般的光感,
以及明亮的色彩,
向我们展示了艺术之美、女性之美,
让整幅画面都变得含情脉脉起来。
要欣赏学院派绘画中的猫,
不得不提法国画家埃米尔·米尼耶,
米尼耶通过画面,
罗列出了多种可爱元素,
可以感受到一股可爱之风。
精细的蕾丝花边、丝绸的质感,
餐具贝壳般的光泽、高级家具的细节……
可爱的小姑娘右手勾着小狗的脖子,
左手搂着猫咪,
表情甜美、皮肤吹弹可破。
小动物们的陪伴,
使小姑娘不再孤单,
宠物在很多时候,
确实有治愈孤独的效果。
我也喜欢猫,
曾经有一日,
午后的龙华寺,
和随行的小朋友一起,
被紫藤花架下的几只绒球般的小猫咪牵绊住了脚步。
欣赏了它们或躺或蹲,或蹦或跳、或追逐或嬉闹的快乐时光。
一个个十足的活泼可爱、古灵精怪。
熟识了,
它们就友善地靠近你,
“喵喵”叫着蹭你的腿,撒撒娇。
现在的它们,
已经长大了吧,
但一定还是那么漂亮和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