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卓伯乐讲了看完一篇小说后所遇到的元素。
今天卓伯乐讲看完一篇小说后感受到的一些元素。
人物。《红楼梦》看过后,人物印象很深。短篇小说里,人物不宜太多。有些小伙伴开头六七百字里出现了六七个人物,这样给人混乱的感觉,让读者没法进入故事,最好两三个人就行,其他的人物作为工具人。比如《孔乙己》里主要人物是孔乙己、店小二、老板,其他人都是工具人。《断魂枪》大徒弟、孙老头、沙德龙是主要人物,其他都是提一下。短篇小说人物要少。短篇小说,在一块石头上雕刻人物的头像,整体形象刻画出来就行,至于穿什么衣服不重要。突出两三个人物,就是我们要写的主要人物,而且是跟矛盾冲突特别相关的人物。
怎么刻画人物呢?个人认为,一定要像是自己生出来一样,要非常了解,宜列一个人物小传,清晰知道人物的特点。比如人物的长相、年龄、身高、喜好、哪里人、哪些经历、什么口头禅等等。
结构。看完一篇小说,我们会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或者说框架。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开端,发展,结局。结构的类型,第一种:线性结构,单线或者复线叙事。复线结构可以分成主副线,交叉复线,平行复线。第二种,网状结构。以人物的心灵为中心,以心理活动为辐射,凸显人物的思想、意识、心理等。第三个,画面结构。一幅画一幅画连缀起来的,更在乎场景,像是电影的蒙太奇,用同样的主题串联起来。第四种,象征结构。比如卡夫卡《变形记》。第五种,摇摆式结构,采取左右摇摆推进的结构。比如契科夫《变色龙》。第六种,对话式结构。第七种,延迟式结构,作者给人物设置障碍,在悬疑小说中常见。第八种,突转式结构,主要表现在小说的结尾,指的是情节上的反转。第九个,故事套娃。大故事里有小故事。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自成的独特结构。我们可以借鉴喜欢的小说结构去写。
题材。小说讲的是哪方面的题材。挖掘没有写的题材。作家写的基本都是自己熟悉的题材。沈从文写湘西。莫言写高密。徐则臣写花街。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的题材。找到自己的题材范围,深挖下去。
叙述。叙述视角:全知视角(上帝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等等。叙述节奏。短篇小说娓娓道来的节奏,即慢节奏,突出细节的某一点。
主题。即意蕴。大的角度,就是爱、恨、成长、复仇、人格尊严、人性、勇敢、坚毅等等。但是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挖掘大的主题下面的小主题。比如苦难,余华写《活着》的苦难,与《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有区别的。《活着》是面对死亡的苦难,《平凡的世界》是面对生活的困苦、未来的希望等。阅读同类的小说,主题的内涵就丰富起来。我们就会从大主题的小分支去实践。权力,宫斗剧里的权力与小人物的权力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去摸索探索主题。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去提炼,关注小人物的人性,给予人文关怀。
语言。作家的语言风格。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言风格,从学习名家的风格开始。村上春树在日语的基础上加上翻译风,形成了比较轻盈的风格。
下节课重点分析《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