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得法

弘忍大师知

道慧能“悟”了,

就跟他讲,我现在决定把衣钵传给你,但是“汝得此衣钵,命若悬丝”——你性命交关,多少人要来追你,夺回衣钵,你得连夜出走。黄梅县东禅寺——弘忍法师主持法会的地方——边上一条江叫“九江”,他说我在九江的一个驿站边上的渡口为你准备了一艘船,你连夜渡江。然后跟慧能讲,你现在得了佛法,不能说,不能出头露面,要隐居十五年,“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很快,果然后面就有人追上来了。慧能是身体瘦弱的人,他并没有很好的体力,所以他逃不过追兵。那么追上来的全是些什么人呢?黄梅县东禅寺里弘忍法师的弟子们。弘忍法师把衣钵传给慧能之后,两三天都没有露面,于是弟子们都在猜疑,我们的师父到哪里去了?在干什么?后来终于见到了师父,就问师父是不是生病了?弘忍法师说我没病,然后弘忍法师就把事情真相告诉他们了。第一,“衣已南去”——衣钵往南走了。于是大家问谁得到它了?“能者得之。”

这正是一语双关,慧能恰好叫“能,然后也是点醒他们:这件事情是传扬佛法的大任,你们担当不起!他是“能者”,所以“能者得之”。但是这帮弟子们没有一个开窍,统统要去追,要夺回衣钵。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是唐朝,朝廷支持佛教,一个寺院的方丈同时就是寺院的地主,广有田财,所以衣钵的传承就成了田财的继承。从此之后丛林里面就不清净了!所以当时这帮恶人就追上去了。

四品将军,此人名字叫“惠明”。他比众人都跑得快,一马当先。慧能实在躲不过,后来就把衣钵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自己躲到草丛里面。惠明追上来,慧能就在草丛里对惠明说:“这衣钵你搬不动!”——也是想点醒他:这传扬佛法的大任你担不起!但是惠明还是去搬了,书中写道,他果然搬不动——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笑声)那么搬不动他就没办法了,于是惠明就对草丛里的慧能说:“我不为衣来,我为法来。”——这话说得好:我为佛法而来嘛。

即然这样,好,慧能就从草丛里面走出来,跟惠明讲,你要听佛法可以,坐下,“摒息诸念”——把各种念头都放下。叫他心静下来是吧。良久,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慧能开口说话了,就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让惠明“悟”了。哪两句话?第一句,“不思善,不思恶。”第二句,“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就这两句话,让惠明“悟”了。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话能让惠明“悟”?

因为陈慧敏这人善恶分明,他在想你还没有梯度出家,你只是个行者,衣钵凭什么被你拿去?

句话说出来以后,惠明“大彻大悟”,无限感慨地说了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就是这件事情,它叫“受用”,这种“受用”是传不出去的,说话是说不出来的。这种真实的“受用”可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达的,所以惠明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随后,六祖慧能就在四会避难隐居在猎人队里15年看到动物落网,他便将他们通通放生,每到吃饭的时候,他只吃肉边菜

15年过后,他离开了猎人队伍,来到广州的法兴寺,正逢印宗法师在讲解涅盘经,当时有一阵风吹来,棋帆随风飘动,僧人说风动,另一僧人说是翻动,两个人争论不休,六祖慧能走过去,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印宗法师把我请到上座,问道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很早就听说黄梅五祖的依法已经传到南方,莫非就是行者吗?随后,印宗法师向六祖慧能十里,请把红人法师传授的医钵拿出来给大家看并且说提倡见性,不提倡禅定得解脱,那石头比和尚做禅做的好。印总法师听我强发以后满心欢喜,我以前讲的清,就像那瓦力,而仁者所讲的经文,就像那真经,于是印宗法师为六祖慧能落发受戒,拜他为师

我们对于“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悟”一定不是头脑的活动,而是心灵的。头脑的活动增加知识,心灵的活动是什么?是生命情感和生命态度的改变。“悟”跟理论认知活动完全是不同的活动。

所以禅宗没叫我们脱离生活。慧能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你想要觉悟佛法的话,是不能脱离现实人生的。假如你脱离现实人生,“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在兔子头上找到两只角一样,兔子没有两只角,牛有两只角,兔子只有两只耳朵。这四句经典的话阐释了禅宗是“人间佛教”。这说明什么?我们修行在哪里修?不一定要到寺庙里才能修行,人生无处不是道场,修行就在“日用常行”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