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工作法:让目标高效落地,完美达成》--李忠秋老师
看到书名的时候,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讲,有没有被吸睛的感觉?!首先我承认:我有!......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结构化思维这个名词,平时在工作中领导、同事也会经常提到,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为此,我专门去百度百科上搜了一下,它是这样解释的:
结构化思维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
同时,百科上还样写:
结构化思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掌握了这一管理技能,将使你在职场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获得以下优势:
能够快速完成方案,而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获得老板的赏识,客户的青睐;
能够制作出周密的商业计划,从而牢牢地控制住企业生命线;
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在纷繁的市场上,先人一步走向成功;
能够有效地安排好学习与工作,快速掌握新岗位、新工作所需知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职场人士也特别想掌握这项技能吧?
接下来,我们看看李老师是如何解释的。
何谓“结构化思维”
简单地说,结构是指事物自身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排列次序、结合方式及其因发展引起的变化。结构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都有结构,事物不同,其结构也不同。
任何实体物质都有其结构,这个可以理解。比如建筑结构,玩具结构,电脑结构等等,他们不仅有要素,并且需要依靠要素间作用才形成一定的结构,否则这些要素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就是一堆毫不相干的零部件。
那么抽象概念的结构如何理解呢?比如公司、国家的结构,不难想象,我们能形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大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在职责、职权方面的分工、协作体系。目标、任务、执行、结果这些是虚构出来的,但是它们同样有其结构。
无论是客观实体还是抽象概念,所有事物内部的结构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比如石墨和金刚石的主要元素都是C,但因其内部结构不同,导致他们的物理特征天差地别。
结构差异在事物间普遍存在,并常常导致事物的呈现结果差别很大。
因此,解决问题时,只有找到正确的结构,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结构化思维就是一种遇到问题先找结构、拆结构,然后重新组合结构的思维方式。
当我们能分析出来其结构的时候,就能找到影响事物本质的规律了,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