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主要讲要加入孩子的世界和如何加入孩子的世界。
一、 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我们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
1. 孩子很难与同龄伙伴或其他成人建立稳定的关系时:是孩子有交流障碍的一种征兆。需要为他们专门设计游戏,并进行训练,使得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关爱和关注,从而培养出自信心和玩的能力。
2. 孩子不能自发自如的玩耍时:大人需要提供的帮助包含:更明确地游戏步骤,更清晰的信息,更多的提醒,更多的激励,更新鲜的想法,情绪的安抚,更多的关注,更频繁地明确游戏规则,以及帮助孩子用语言准确的描述行为并表达情绪。
3. 孩子的生活出现一些变动时:如:上幼儿园、弟弟妹妹出生、父母离婚或亲人离世等。书中列举了“充电”的游戏。
4. 孩子遇到危险时,尤其是相互造成威胁时。书中列举了一个对于遭受性侵的孩子表现胆怯、懦弱时,需要通过游戏让他变得更自信。
二、 大人在加入孩子时该注意什么和怎么做?
1. 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身段。书中解释了放下身段有两个含义:一是必须俯下身子,坐在地板上;二是指大人在心态上要降低下来,跟随孩子,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甚至是要加入一些我们以前根本就不认可的游戏。书中举了几个例子:
☼母亲与学前班的儿子热情地玩暴力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处理自己的攻击冲动;
☼夏山学校校长尼尔假扮匪徒游戏解决学生恶作剧问题;
文中还提到了在如何有效地加入孩子的游戏时,可以运用马萨诸塞州剑桥医院的心理医师哈文思的“座位理论”:有时我们必须与孩子发生身体上的亲密接触,比如说拥抱或者摔跤。在追逐、抓人的游戏中,距离不停地在变化。下棋的时候距离一直保持不变。书中还举了什么时候“并肩而坐”的例子。
2. 父亲该如何做?
这部分作者解释了家庭中父亲角色的却是,是由于缺少锻炼造成的,男人们在养育的事情上的无力感。书中举了几个经典的可操作的例子:
☼“父亲互助营”的例子说明给爸爸们锻炼的机会,他们也能做得很好。
☼在打闹游戏中,父亲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对象。父亲们在这时更擅长活跃气氛。
☼父亲也需要突破自己的局限,拓展更多的能力,比如拥抱、安慰或过家家等。
3. 不是父母的成人怎么做?
父母和孩子陷入僵局时,其他大人可以介入,这时候这些人可能会显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帮助解开纠结。这也是一种最大化地利用游戏时间建立联结的方法。书上举了一个“没有子女的夫妻与孩子交往”的例子说明这一点很重要。
三、 强调:成人关注孩子时“调到同一频道”很重要。该关注哪些节点呢?
1. 要注意孩子需要什么。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做一些动作或者事情来引起大人注意,大人要学会敏感地体察到这些,并及时地满足他们。书中举了两个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作家怀特利的悲惨童年和“岩浆游戏”,说明了怎么样“调到同一频道”和它的重要性。
2. 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的恼人言行翻译成亲密或孤独、自信或无力。书中列举了一些表面言行背后翻译出来的意义,有助于父母更好的与孩子建立联结。这点我在我闺女弹琴事情上有体会,以前老是会因为弹琴问题引发亲子冲突,但看了这一点之后,比较有体会观察孩子弹琴时有时候会因为难度高的原因产生无力感时,其实是需要父母的鼓励与后盾,这样我的心里就会少一些焦虑。
3. 与孩子调到同一频道,并不表示要过问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父母在这一点上要学会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或责骂他们,因为这是孩子们最为关注并想确定的。之后他们才会决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
作者最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在联结、断裂和重建联结三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变化和演进。游戏里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些急剧的改变中准确地把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