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说过我在面包店里做兼职,也就是站在那里卖面包。快一个星期了,我身体特别累,晚上十点半下班,到宿舍洗漱好坐在床上十一点半,在记一会日记,看一会儿书到十二点,睡觉。第二天七八点起来去书店自习,复习我的专业书。(我真的觉得自己是魔鬼,自己有罪,在学校的那么充足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和睡觉,结果现在,你给我手机让我玩,我都不想玩……就当在赎罪吧!)因为大脑的不思考,让我站在那里都能睡着,为了不被店长骂,我试过给自己找事情做,转移注意力。结果,又被店长骂,说让你给顾客试吃面包,你不要乱跑。好的吧,无奈的我,最近想到了一个高效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观察来来往往的顾客。
交代一下,为什么是来来往往?因为面包店有前后门,大门通往广场的外面,一个门通着广场里面。
我发现这些人是很好玩的。(汪曾祺先生说,生活是很好玩的,我现学现卖一下。)
来买面包的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小孩,有一个男人来买的,也有情侣来买的,更有一家子来买的。我最喜欢观察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来买面包的状态。陪伴孩子来买面包的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的朋友。这时候我可以观察他们买面包的状态,他们可能和孩子说的话,孩子的行为以及语言。这些都体现着潜移默化的教育。
先说一件好玩的事情。
那天晚上,我和一个大姐在做试吃。在和我们隔着柜台的那里站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脸小小的,扎着小马尾,有平刘海,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看到我们在看她,她对我们大声的说:“我爷爷吃完又来买了~”说着还指着她旁边正在忙忙着夹面包的一个五六十岁高高大大的老人。我们的目光顺着她值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老人略显尴尬的笑了笑,但是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来。
当他们买好面包离开的时候,因为面包店放置了很多柜台冰箱,所以空出来的供人走路的面积很小,人一旦多起来,就会很挤。当时有个男人在拿盘子和夹子用于夹面包,他的背后还站着一个营业员,所以成人的话会很难通过,但是孩子的话完全可以钻过去的。这时候,我听到这个小姑娘清脆的声音“叔叔,麻烦你让一下~”
不怕生人的小女孩。这样的孩子,父母肯定是很注重教育的。因为这样小的女孩子,她不怕生,她敢于在公正场合大声说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意愿。她的父母在她成长过程中,就给予了很多自信的。说来惭愧,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我要承认,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我不敢在公众场合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想起来我在公交站台的一件事。
那次节假日回家,我在公交站台等车,等车的人很多。这时候来了一个四五十岁背着一个大包又拎着一个小包的男人,他在一一向等车的人询问有没有一块钱。路人都在摇头,终于他把手伸到我面前,我也是摇了摇头。我是真的没有零钱,因为我用的是公交卡。问了一遍之后,他在旁边把包放下来。这时候,我心里脑里有个强烈的念头:走过去,问他坐哪一路车,我给他刷公交卡。但是,这个念头没有纠结几分钟,我要坐的那班车来了,我上了车,回头看到那个男人背起了他的行李……这件事之后,我一直是后悔的,当时我应该去询问一下情况的。但是,我选择了视而不见。
我并不觉得他是骗人的,和朋友说过,朋友说你又不是圣人,没办法做那么好,没帮就没帮吧。我知道,朋友是好心劝导我,可是我还是过意不去。如果,我可以像这个小女孩,可能从小被教导,要敢于说话,敢于表达意愿,敢于行动,那么我想当时那个情境下,我肯定不需要任何内心的挣扎。那我也不用现在还在念念不忘,谴责自己。有人可能说,这件事情很小,我想用我今天看到的李诞的《笑场》里的一段话:
“师父,我见到好多施主往佛像前扔钱,往水池里扔钱,往石龟、石龙身上扔钱,他们却不给道旁乞丐钱。”
“你给了吗?”
“只给了一个残疾老伯。”
“为什么给?”
“看着难过。”
“嗯,你也是买个心安而已,那些施主也是买个心安,怎么分高下?当然他们智商确实成问题,但不好用你的善心要求别人。”
我也想求心安。我不要求别人,我只要求自己,但是当时的犹豫确实是让我心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