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一个中国基础教育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令无数教育人敬仰的名字,小语界的泰斗。数以万计的老师,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及家庭都曾受惠于他的教诲和影响。“跨世纪名师”、“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成就的专家”……每一项荣誉都是他在杏坛辛勤耕耘的结晶。可抛却这些荣誉,他只是一个想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幸福地行走在教学道路上的教育人。而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一辈子。
先生纵然已驾鹤西去,但却把他的思想永远的留了下来,像一个火种,点亮了我们的课堂。此生虽无缘亲聆他的课堂,但他的语文教学实录(文字稿)及教学录像,我却看过很多。于老师的课极富情趣,学生在他妙趣横生、富于逻辑思维的引领下,一丝不苟地写字,声情并茂地朗读,有滋有味地写作。
近日,我有幸拥有了一本于永正先生的遗作—《我的教育故事》。夜深人静时,虔诚的打开散发着墨香味的新书,与窗边窸窣的秋虫为邻,与桌前柔和的灯光为伴,聆听教育老前辈于永正老师娓娓讲述一个个平凡却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那些点滴细小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润入心田,似阳光般温暖。
那些故事,读起来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个个都似曾谋面:对困难学生和单亲家庭孩子如父亲般的关爱;蹲下身子来和孩子们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领着孩子去郊游,去野炊;和班上“捣蛋鬼”的“斗智斗勇”.....有些情节甚至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反思自己,面对这些,是怎么做的呢?我每年所带的班级里也有家庭困难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想想真是有愧!我对他们的关爱远远不够,没有真正去了解过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能耐心去聆听孩子的想法。看到他们整天无忧无虑的笑脸,总觉得孩子还小,也许尘世的烦忧惊扰不了他们。殊不知,这些小人儿也有自己的小世界小忧愁。从教之初的那几年,还能和孩子们课余嬉闹玩乐,打乒乓球、跳皮筋玩游戏。但随着年岁渐长,总是嫌烦,下课了还想清净一会儿,不爱和孩子们玩耍了。感觉自己愈加的老态龙钟了。而于老师却在五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每当班级里出现混乱局面时,我更是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强制手段或大发雷霆厉声呵斥,或对带头捣乱者罚站。而于老师碰到这样的场景,却能沉着冷静,不瞪眼,不发火,很快就能让课堂风平浪静。他靠的是“软实力”。正如他在《故事中的故事》一文中所说:“用‘软实力’既不会伤害学生,也不会伤害自己,而且效果更好。‘软实力’的别名叫‘包容’。‘软实力’越强大,教师的教育就会越得心应手,收放自如。”多么深刻的教育箴言!多么卓越的教学智慧!
尤其令我深深折服的是于老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写字、读书和写作的教学智慧。于老师在《字的故事》一文中说:“字写好,书读好,文写好,语文不会考差”。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读和写就是学习语文的根基,但我们教着教着就变味儿了,教出来的学生写不出一手好字,读不了几篇美文,更别说写出好文章了。
关于写字。于老师在《板书之我见》里写到的曾教过他的三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特质: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这三位老师也因此而深受学生爱戴。甚至影响了孩子的一生。于老师说“板书很重要,电脑里打出来的字是死的,是冷冰冰的;老师板书的字是活的,是有情感的。”于老师坚持每日临帖,不把板书的字词照着字帖练好绝对不会进课堂。他几乎所有的课题都当堂板书,提醒重要笔画,同时起到了示范引导的作用。时刻提醒学生提笔即练字的要求。他在《努力,从写好一个字开始》一文中也说:“老师要读楷书字帖,并去临写......一定要边示范边提醒学生”。于老师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就是:读帖—描红—临帖—再读帖。难怪于老师教的学生几乎都写得一手好字!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注重写字了,教师写字“尚欠规范” ,对“写字” 不肯问津, 仿佛觉得信息时代再谈“写字” 有点“老土” ,是“落伍者” ! 我自己就从来不练字,板书时 字迹忽大忽小, 笔迹龙飞凤舞, 有时甚至干脆不写板书,全靠多媒体“越俎代庖”。 而这对于善于模仿的小学生来说, 耳濡目染, 负面影响极大。难怪学生没有写字兴趣,因为他们感觉不到汉字之美。有时上公开课,有的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全部都是事先打印好的纸条粘贴在黑板上,或者用课件代替。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讲完一节课,黑板上没有留下板书,写字教学如何落实?学生跟着谁去练字呢?正如于老师在《教儿童学语文,靠的是“示范”》一文中所说:“‘儿童的语文’怎么教?简单地说,两个字—示范。”好的示范能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标杆。试想,学生连一个好的范本都没有,怎么能写出一手好字呢?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能否大胆的进行改革,像于老师的课堂一样,每天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照着字帖练字。多练字,少做题,那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就成功了大半?
关于朗读。于老师说,如果孩子在我们的培养下喜欢读书,喜欢写作,这就是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于老师把阅读作为每天的必做作业,每天布置一定量的阅读,并检查落实。于老师还特别注重朗读的指导。他在书里提到通过学生朗读情况来猜测语文成绩这样的趣事。他认为朗读能力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开口朗读。于老师说:“朗读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途径。老师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教好语文的首选之法!”于老师的课堂,只要是要求学生去读的内容,许多课文,许多段落、篇目他必定都在课前一遍遍的去朗诵,或声情并茂、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他总是做足了功课才会进课堂。他那入情入境地朗诵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就跃跃欲试地读起来了。于老师不仅是示范引领,而且在班级里创设朗读竞赛,在比赛中激励学生锻炼朗读能力。而我们却一直在误区中教学,学生仅仅是小和尚念经似的读书,读书不看标点随意停顿,轻、重音不分,拿腔拿调,唱读,连学生的读书声音都是千篇一律。哪里来的情感?美感?教师也很少范读课文,即便是范读,也不知道“示范点”在哪里,只能是草草应付了事。老师舍不得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上花时间,而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做题上。有时候甚至学的是“哑巴语文”,直做题,不读书。一节课课堂上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殊不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海量的背诵积累,方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关于写作。孩子的课堂在课内,更应该在课外。于老师说:“教育不是圈养,而是放牧。”生活即教育。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于老师不仅仅是把学生带出去而已,他总是会事先做很多的计划: 去河边钓鱼,请钓鱼高手给孩子们讲解钓鱼方法。钓完鱼后又用钓来的鱼慰问军属和孤寡老人,让学生谈感想,让学生写所见所闻。一次活动,多方受益。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写作,学生怎能不言之有物?他带着孩子们去找春天,“只要是花,开在哪里都好看!”这是春游时一位小朋友脱口而出的妙语。领着孩子去赏菊,在赏菊中为孩子们打开认识美的窗口。还带着孩子们去……他总是这样兴致勃勃,带着学生去感受自然的美好,体味生活的乐趣。学生在精神愉悦的同时,无形之中也会让美融于血脉,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写作文自然水到渠成了。看似是多么平常的事啊!但反观自己,做到了吗?刚当老师的时候,还能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水沟里捉泥鳅,抓鱼,土山上放风筝,玩沙玩泥巴……如今随着年龄的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愈发少了,越来越怕领着学生出去了,还美其名曰“为了安全”。课堂之外和学生的联系更没有了,心与心的距离也愈加远了。工作的繁杂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一种职业倦怠,一种疲态、老态。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但是我们却没有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灵感从何而来呢?写作无疑就是闭门造车。难怪学生写的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
翻看着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教育故事,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教育热情被重新激活,狭隘的教学思路正慢慢打开,沉睡已久的教育初心已悄然唤醒。虽然我不具备于老师那样高超的教学本领和教育艺术,但我也有一颗酷爱教育的初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初心不改,以于老师为楷模,以于老师的教育故事为范本,我们也去试着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分数;让学生也从我们这里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我们也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将一定能够沿着于老师的足迹,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幸福前行,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