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我和我的家人,本已打算就此打住,可好多亲们不让,何况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轻易关不上了,于是回忆也罢流水账也好,继续我的简书,写下属于我的记忆。
我属于化纤厂的第二代,父母都在化纤厂工作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厂子弟”,四十四中那时的名字是“湖北化纤厂子弟学校”,这是国营厂矿的标准配置,化纤厂虽然远离城市,但幼儿园,学校,医院,食堂,招待所,俱乐部⋯⋯一应俱全,是个独立的小社会。
虽说7岁时我在化纤厂上过半年学,但因时间太短,和小伙伴们刚熟悉就离开了,因此也没有太多的记忆。只记得现在的动力厂办公楼是当初的学校,我就在一楼最西边的教室上了半年学,那时的同学和老师的都记得不太真切了,只有一个祝老师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她家有两个淘气的小男孩,她的小儿子现在和我在同一办公楼,我的妈妈和她家的张叔叔是同事同在一个分厂。
化纤厂的子弟大多都是这样的,父母是同事,孩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在同一所学校上学。长大后又在化纤厂工作,不少还联了姻,张家的小子娶了李家的姑娘,第三代又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又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化纤厂子弟学校是许多家庭两代人的母校,很多老师是两代人的启蒙之师。
我是半路杀进来的化纤子弟,初一下半学期到的厂里,那时学校已经搬进了现在的四十四中所在地。刚去学校时和班上最熟的有俩个,一个是爸爸老同学的女儿,因着父辈的渊源,关系一直很亲密,一个是老师指定的一帮一的小伙伴,我因生病休了半年学,落了不少课,老师就给我指定了一个同学帮我补习,不知道她现在是否还记得?
刚来的时候,学校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是陌生的,再加上一些调皮的男同学给我取外号,真的是很想老家,那里有我熟悉的生活,那里有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好在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再加上这里的同学们都热情地接纳了我,很快就融入到了化纤子弟帮,从此建立了一段一辈子都难忘的属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友谊。
那时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课余时间要上各种补习班,学习各种特长,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课余时间就是快乐的玩耍。那时也没有电脑没有平板,不像现在的孩子喜欢宅在家里玩电脑聊QQ,我们从事着户外运动,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跳格子⋯⋯抓紧课间休息的每一分钟疯着玩着快乐着,老师也经常组织我们出去活动:去烈士陵园纪念革命先烈,组织三好学生游三峡,去水库郊游⋯⋯且学且玩乐。
每年春季秋季的运动会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大的派对,早早的就开始盼望,男生们铆住了劲要在运动会上争金夺银,可老天爷好像故意要逗我们玩,经常会在开运动会的前几天下雨,于是天天盼着那三尺阳光,期盼运动会能如期举行。
今天,操场上传来熟悉的音乐声欢呼声,异常的热闹,又到了孩子们的运动季,又一场盛大的派对在上演。
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初中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初中毕业后有的在厂里上技校上高中,有的去了外地,有的到太平张湾襄樊上高中,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渐渐的好多小伙伴没了联系。
30多年过去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早就过了不惑之年马上奔五了,有个女同学都已当了外婆。曾经的小伙伴们在这32年间有了不同的生活轨迹,各自的生活空间,各奔东西。
如今走在路上或许已认不出彼此,见面叫不出名字,但相聚时依然像少年时代一样毫无顾忌的开着玩笑,肆无忌惮的彼此作弄,所谓发小可能就是这样,无论分别多久,无论距离多远,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始终可以亲密的手拉手肩并肩,因为拥有一段共同的岁月,拥有一段共同的记忆。
记得也罢忘记也罢,相聚也罢离别也罢,唯祝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