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事在青少年时期,家在边远小山村,当时正值文革后期,特别想去参军。
但是,当时参军不仅需要根红苗正,还需要有社会地位的关系,才能和来带兵的部队干部套上关系,才有可能参军梦想变成现实。
在村里等待了两年之后,第三年部队又来村里验兵。同事特别激动,参加了体检、报名等各项程序。
2
回到村里,民兵连长给他浇了一头冷水:今年民兵连长有位亲戚也特别想参军,还有供销社主任的孩子要去参军。如果村里走三个兵,才能轮上他。
同事很沮丧,又不甘心。辗转反侧,百爪挠心,一夜无眠。
第二天,鼓足勇气,赶到武装部带兵干部住处,就是想告诉干部自己想当兵。
听别人说,需要送礼。自己又没钱,把零钱拿出来,去买了一盒当时的青竹牌香烟,准备送给带兵干部。
3
在武装部门口转悠好久,鼓足勇气进去,却不敢去见带兵干部。
也因为带兵干部屋里始终有人,不断流,他也不敢进屋,怕不会说。
好不容易等到干部一个人从屋里出来,少年保持距离跟随干部前行。干部进入公厕许久没有出来,看样子是在出恭这样的大活动。
同事磨叽好久,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许久,鼓足勇气,冲进茅厕,打开烟,想要告诉带兵干部自己要当兵。
由于紧张,烟盒撕开,烟卷散落茅厕地上。
带兵干部有点惊诧,问:你有事?同事鼓足勇气:我想当兵。
带兵干部说:你报名体检了吗?同事说:都完成了。带兵干部说:那就回家等着吧。
同事着急,脸憋得通红,也顾不得紧张,告诉带兵干部:我们村民兵连长说了,我前面有他亲戚的孩子,还有供销社主任的孩子。要带三个兵,才能排到我。
带兵干部问:你上过什么学?现在干什么?
同事回答:我高中毕业,现在村学校当代课老师。
在茅厕一直蹲着的带兵干部思索片刻,说:你把名字给我写到烟盒上。
等同事写完,带兵干部对同事说:你回去告诉你们民兵连长,你们村今年如果走一个兵,就是你!回去等着吧。
4
同事回家等待一段时间,如愿以偿当年参军。
多年以后,成了我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