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听课学习的小感悟
“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在万千人中,你只是多看了我一眼,而我只是路过你的世界。有缘的人,一眼可以定终生,而无缘的人,天天见面,也只是擦肩而过。
人生的智慧,就是选择的智慧。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犯错?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固定模式,如果不改变内心,就无法改变命运。生活中的修行,就是学会调整心态,并懂得控制情绪。
记住:做最好的人,才能吸引最好的事,而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自己。你拥有的一切皆有原因,而你就是那个因。”
这是我刚刚加入的一个写作社群老师说的话,很是受益!授课老师是我两年前在茫茫网海中遇到的一位作家老师,虽然已经相互加了好友,一直没有勇气去跟老师学习写作,尽管写点胡言乱语也是我的一点兴趣,系统地学习也是被割过几次韭菜之后的幡然醒悟,而这一次,老师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周的学习费用,仅仅30元!我想我应该会从事我的热爱!
老师毫不吝啬地用语音的方式告诉我们初学写作的人怎样去学习?需要看什么样的书,网络热点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区别。试想自己在选择学习网文和学习写作这两者之间曾经也纠结过,网文和文学作品之间作为一个有思想深度和文学修养的人来讲,短暂的视觉体验远不及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耐人寻味,在现在这个各种资讯信息发达的时代,网文在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一种快餐文化,是一种广而不深的眼球经济。虽然一时会爆,比纯粹文学的作品来钱更快,然而性质却千差万别。
记得一位作家周国平说过:读书恐怕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我是你们,也只能面对现实,好好对付生存的压力。这肯定将占据大部分精力。在这个过程中,被同化是一个每天在发生的事实。我最多只能说,你们应该争取做那未被同化的少数人。为了这个目的,一个笨办法就是珍惜有限的闲暇时间,在生存斗争之余坚持读书,并且一定要读真正的好书。读什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这方面千万不要跟着媒体跑,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行读物上。媒体的着眼点基本上是文化消费,而如果你的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是劳作和消费,怎么还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呢?相反,如果你经常与古今中外的圣哲会面,就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足以支撑你抵御社会的同化。
所以,书读经典,从代代传承的经典文化作品中汲取营养精华,日日精进,慢慢迭代,你会发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呀!精神富足远比内耗匮乏来的充实!
我想期待的事该来都会到来!所幸的是我在这里遇到了良师诤友!看问题一针见血,做点评字字珠玑,办事情雷厉风行,这才是我要学习的恩师的模样!感恩遇见!祝大家所见所闻皆能如愿!